第140章(2 / 2)

此等言论,朱砂听得厌烦,侧身竖耳听第二桌的四人交谈。

四人是京中药商,说的是一桩人命案:“上月,我去洛州百草药肆采买生药,亲眼见到柳掌柜的两个儿子自相残杀!”

“柳掌柜与两个儿子相依为命,怎会闹出人命?”

“官府查过,只查到柳大郎死前曾说,‘他三番五次诬陷我,我非杀了他’。此话说完不过三日,柳大郎便在百草药肆门口捅死了柳二郎。”

“柳二郎虽嘴碎,但我从未听说他曾恶意诬陷何人。”

“唉,不知。花甲之年逢此祸事,柳掌柜日日以泪洗面,可怜啊……”

罗刹伸手在朱砂面前晃了晃:“案子中的柳大郎,应是中了挑拨离间之计。”

朱砂回神:“为何?万一柳二郎真是卑鄙无耻的小人呢。”

罗刹:“第一,这四个药商穿金戴玉,出手阔绰,非行商而是坐贾。与他们来往的百草药肆,自然客源稳定、日进斗金。第二,柳掌柜既已年逾花甲,其子嗣应过而立之年。照此两点,若兄弟阋墙早有端倪,怎会拖到上月才骤然爆发,且外人一无所知?”

朱砂:“你的意思是,柳大郎是近来才对弟弟柳二郎怀恨在心?”

罗刹点头:“有人或一群人利用柳二郎嘴碎,故意在柳大郎面前挑拨。”

这个人或这群人,需得是柳家兄弟的熟人。

他们与柳二郎谈笑风生,在柳大郎面前却表现得欲言又止。

一旦柳大郎追问,他们便会假意告知实情。

朱砂:“若柳大郎拉来柳二郎与他们当面对质,岂不露馅?”

罗刹:“我猜柳大郎或许性子耿直,受人挑拨后,并未与柳二郎对质便直接拔刀相向。”

果不其然,等罗刹话音一落。

其中一个药商道:“这事我倒知晓一二。怪就怪在柳大郎太过正直,一味相信外人之言。柳二郎死后,官府追查此案,才知是城中另一家药肆眼红百草药肆的生意,雇人恶意挑拨生事!”

罗刹挑眉看向朱砂,后者笑吟吟塞给他一块玉露团。

今日他们偷听的第三桌。

原是大理寺与京兆府的几位官员:“这几日,崔相多次派人催促,让京兆府务必尽快查清恶鬼为何当街杀崔侍中。恶鬼已死,尸身被太一道带走,我们如何查?”

一官员打趣道:“傅少尹,令弟可是太一道大弟子,你何须担忧无法向崔相复命。”

此话一出,满桌笑作一团。

朱砂小声为罗刹解惑:“玄序与家里人不和。他从前与我说,他在家常挨打,有一日实在疼得受不了,便跑出家门,一口气跑到姨母面前,求她收他为徒。你不知道吧?除非姨母指派,他从不离开子午山。”

醋意横生,罗刹越听越吃味:“你和他在一起不足三个月,却对他的家世了如指掌。你们可真聊得来……”

男子的语气酸气冲天,熏得朱砂只能捏住鼻子说话:“我随口一问,他便说了。难道你也要怪我?”

罗刹着急忙慌解释:“我没怪你。”

朱砂:“回家,我快被你熏死了。”

两人径直下楼,沿着永安河漫步回家。

自长安渐入春日,夜里不寒不暖,沿河散步的行人多了不少。

路上,罗刹轻咳一声,不在意但又刻意地问起朱砂的那群旧相好:“朱砂,我横看竖看,也没瞧出他们有任何优点。你是因为在山上修炼闲得慌,才勉强答应与他们在一起吗?”

一个个没他俊俏,不及他聪明,更不如他知趣。

唯独在先结识朱砂这一点上,占尽先机。

朱砂扑哧一笑:“二郎,你真是个榆木脑袋。我出自妬妇津神,我要修炼,便要吸取他人爱意。”

爱意来源有多种。

亲情、友情与爱情。

她没有朋友。而姬璟心怀苍生,姬琮深陷愧疚。

他们能给她的爱意,终究有限。

上山后,她所能想到的唯一爱意,只有男女情爱。

朱砂扬起笑脸:“前头的几个,全是姨母与舅父选的。说是身家清白,知根知底,肯定会对我一心一意。”

可惜,王衔之、端木岌,傅延年,以及她记不起名字的那些男子。

他们只图她的美色,他们的爱意不到三个月便浑浊不堪。

一个貌美的孤女,一个就算被人欺负也不敢声张的孤女。

他们想方设法哄骗她,想要完全地占有她。

她说得云淡风轻,罗刹的心却瞬间揪紧。

如果朱砂真是户籍文书中的那个孤女,她也许活不到下山。

行过一处偏僻角落,前路一团漆黑。

罗刹握紧她的手,大步朝前走:“没关系,幸好你先遇到那几个蠢货,否则你如何一眼相中我这个心善懂事的大好鬼?”

他明里暗里得意自夸,朱砂轻捏他一下,继续道:“后面的几个,除了王循之,全是将死之人。我想着他们迟早要死,不如死前做个好事,助我的修为再进一步。”

既然她主动提起,罗刹索性刨根问底:“朱砂,你为何要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