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2 / 2)
“他这运气,一半天注定,一半靠自身。”
等到了房中亮处,朱砂与罗刹才知这位所谓的晋王手下是何人。
此人是晋王明面上的政敌,曾与两个擅毁他人祖坟之徒有过一面之缘。
不巧,两个擅毁他人祖坟之徒指的是他们。
毁的祖坟,便是此人的。
朱砂与罗刹默契地退到暗处阴影,方絮不知缘由,拱手道:“我是太一道玄风,尚不知阁下姓名?”
何瑀侧身望向角落的两人:“想来后面的两位道长,对本将定然了如指掌。”
方絮眉心紧蹙,随他的目光看向身后的朱砂与罗刹:“师妹,罗君,你们认识?”
朱砂推罗刹上前解释。
罗刹无法,只好硬着头皮与何瑀招呼:“原是何将军啊!”
何瑀抿着嘴,周身上下仿若写满了无语:“两位劈开本将先祖何章氏老孺人的棺材便算了,为何还要烧先祖何氏的棺材?当日歧州大风,那把火接连烧了三十余座坟头。”
罗刹欲哭无泪,无力辩解:“劈棺材的是我,烧棺材的不是我!”
讨厌鬼郗红月,临走前还留给他们一个烂摊子。
何瑀无力地摆摆手:“算了,本将来此并不是为了追责。张明府,你的手下县尉说,凉州都督府贪了岩山一战阵亡将士的丧葬钱,此事可有人证物证?”
张砚良看了看左右二人,方斟酌道:“此事并无人证并无物证,但时至今日,确无一具尸骨运回乌兰县!”
入城之前,何瑀已与晋王议论过此事。
据晋王所知,朝廷去年的的确确给了两万余贯的丧葬钱:“户部与兵部合议的几日,本王正巧在长安为白藏法师贺寿。户部齐尚书知本王在护国寺,呈递阵亡将士抚恤账册求本王过目。本王认真瞧过几眼,虽车马支用数额逾制,但考虑阵亡将士多是客籍兵勇,倒也合理。”
晋王与户部齐尚书来往多年,知其做事谨慎,绝非贪赃之人。
遑论晋王回歧州当日,齐尚书入府送行,曾提过一句:“多谢大王!得大王从旁核验,此事圣人已御批。不日这笔钱便能解运凉州,送阵亡将士归乡。”
然而,谨慎的齐尚书万万没想到,他没日没夜核验之数,最终却尽入贪官私囊。
寻来张家的路上,何瑀大致猜到中间出了何事。
无非有人欺上瞒下,贪赃枉法。
这事,独独一个夏翊做不到。
看来这凉州军府,不知有多少猪油蒙心之人,做了夏翊的帮凶。
廊下灯笼忽明忽暗,朱砂从阴影中走出:“张明府,你错了。”
张砚良疑惑地指指自己:“我错了?”
“对,你错了。此事有人证,亦有物证。”
“何来人证与物证?”
“夏翊的心腹傅元平。只要抓到他,何愁没有人证物证?”
“明日冥婚,我们既庆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又送一群硕鼠下黄泉。如何?”
“行!”
【作者有话说】
[1]“青崖”,准确来说,应该写“qingya”,但考虑<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uijian/guyantuijian.html target=_blank >古言出现拼音有点奇怪,就直接写了青崖哈。剧透一下下,青崖是下一单元的一个人物
[2]出自:唐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第71章 敖桂英(一)
◎“太一道玄风,天师令在此,还不跪下听令。”◎
乌兰县。
时隔百年,又现冥婚。
早间,深雪埋歧路。
茫茫雪中,萧律裹着狐裘,寸步不离地守在程不识门外。
罗刹假意赏雪,推窗看了一眼:“朱砂,玄规守着程不识。”
纸窗半开,冷风裹挟乱雪吹进房中。
朱砂嗔怒一声:“冷,把窗子关上。去包袱里,把我的披袄翻出来。”
罗刹老实关上窗,跑去寻披袄,又细心为她披上:“昨夜我找张明府借马,他已答应。总共五匹马,四匹栓在城东乌兰驿,一匹栓在城外郑宅。”
“好。”
两人磨磨蹭蹭至午膳时分,才慢腾腾推门出去。
程宅前厅已然装点一新。
烛影摇红,真红铺陈,案头供并蒂莲。同心结悬于正中,旁有两束连理枝。
原本若依冥婚,今日的喜堂不可挂红。
不过,程不识坚持以成亲礼迎娶苓娘,三书六礼,一样未少。
程、荀两家皆劝不动他,索性随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