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2 / 2)
几人各怀心思,或站或坐在屋中四角,细细琢磨他的话。
沉默许久,徐雁声先道:“若你没听错,岂非在你们之前,还有人被女鬼所救?你们再仔细想想,你们陷入昏睡与醒来之前,可否看见其他人,或听见旁人的声音?”
王舆与虞庆面面相视,从对方的眼中,皆看出一丝迷茫。
转瞬,两人摇头:“我们醒来时,各自身处不同的山洞。既没有见到其他人,也没有听到过人声。”
醒来之日,虞庆一睁眼,只觉脖子酸痛。
恍惚间,他猛然想起,入睡前程不识曾让他不要乱跑。
他四下环顾,才发现自己身处陌生的山洞。
唯恐被军使责骂,他忙不迭跑出去,一路沿着山道下山。
走至半道,他与程不识遇见。
虞庆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瞒你们说,看到阿兄,我才放心。”
起初,虞庆胆战心惊,以为自己夜里犯了离魂症,到处乱跑。
直到遇见程不识,他只当是与程不识结伴外出。
两人边说边走,越走越觉得奇怪:“那条山道上,明明有清晰的脚印,却不见一个人。”
程不识疑心他们误打误撞进了突厥人的地盘,与虞庆小心追寻脚印而去。
谁知,走出百余步,王舆突然从半山腰的一处山洞走出。
三人相聚一合计,都觉莫名其妙。
之后便是三人下山,遇到一位常在岩山打猎的猎户。
最终,依照猎户的指引,三人找到如今的凉州军营处。
因凉州都督夏翊在华州猝死,凉州军营暂由新上任不足半月的凉州长史甄守代管。他得知三人的遭遇后,虽觉离奇,但仍派出四位官兵,一路护送三人回家。
罗刹:“照你们二人所言,岂非你们所处的山洞位置亦有高低之分?”
虞庆眨眨眼,应声点头:“对,我的洞穴地势最高,位于峰顶,其次是程阿兄。王阿兄的山洞,已在山腰处。我与两位兄长推测,没准这洞穴排布,是照我们的年岁排的。”
罗刹沉思片刻,猜测道:“或许,她是按照伤重程度,将你们安置于对应洞穴。”
若他猜得没错,三人所处的山洞,应有疗伤之效。
山洞由高及低,伤势由重及轻。
眼见再问不出女鬼的线索,方絮话锋一转,问起两人今日的行踪:“你们今日去了何处?”
王舆答:“原本打算与傅将军去酒肆吃酒,大郎念着程贤弟,半路提出去程家。结果我们走到程家,才知程贤弟死而复生一事。严道长眼尖,先于百姓之前看到我们,便让我们先回家。”
朱砂:“傅将军呢?”
王舆:“说是有事在身,在城外与我们分别后,便急匆匆走了。”
朱砂与罗刹对视一眼,心中皆浮起一个可怕的猜测。
天色已晚,方絮嘱咐徐雁声与严客留下:“此案一时半会查不清,两位师弟今日留在此处保护。”
一行人走前,方絮借口有事尚需叮嘱,踱步去了伙房找徐雁声。
朱砂与罗刹并肩站在院门外,望着伙房影影绰绰的灯火,轻声交谈:“玄风信不过我们。明日冥婚一结束,你带上他们三人连夜去乌兰关。我后日出发,等我与你们汇合后,再去凉州。”
罗刹:“你想去凉州找那个女鬼?”
朱砂:“死而复生。若我学会此法,何惧死何愁发财。”
王舆口中的女鬼,行踪隐秘,修为高深莫测。
罗刹有些担心:“万一她不在凉州呢?再者,她的修为远在我之上,我怕……”
朱砂:“打不过,我们便跑。”
“行吧。”
隔着一个小小的院子,方絮站在破窗后,瞥了一眼外间有说有笑的两人:“我怀疑程不识三人确为煞鬼。”
徐雁声握着桃木剑,坐在灶台前。
火膛中熊熊燃烧的火光,映出他此刻显露在脸上的犹豫与矛盾。
枯枝爆开,火光闪烁。
他低声问道:“师姐的意思是,师妹与罗君合谋,意欲放走三鬼?”
方絮:“今日罗刹用过法术,师妹说是辨鬼术,我不信。我猜程不识身上有古怪,但一时找不到问题所在。你这几日,需盯紧王舆与虞庆,不准师妹、罗刹与程不识接近他们。”
徐雁声往火膛中丢进一截干桃枝:“好。”
方絮再出来时,朱砂抱着胳膊不住抱怨:“师姐,什么要事,连我也不能听啊。”
“你不感兴趣的事。”
“师姐,我除了对你不感兴趣,倒是对任何事都有些兴致。”
“……”
回城路上,朱砂将心中猜测道出:“这傅元平,怕是心里有鬼。”
当街伤人的恶徒,与今日未曾饮下的那壶酒。
也许早在掘尸那日,傅元平便杀了他们一次,如今打算再杀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