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2 / 2)

clara拆开信封,打开信,看到里面的内容。

一段用中文写的情书。

他很聪明,信上的中文立刻让clara联想到那次瑞士之旅。

想起那个叫“霍寒幽”的男人。

但他失算了,clara早已学会中文。

信上说:“久久念卿,望尔安好。”

就这样,两人开始写信,clara笑着和徐愉调侃,说她和霍寒幽联系那会儿,就像现在网恋似的。

只不过,他们在“网恋”前早已见过对方。

后来“奔现”,他来d国,她装作听不懂他说话的样子。

他倒是真信了。

一点点教她拼音汉字,教她说他的名字。

后来clara被抓包,他说他一早就知道她会中文,她问,“既然一早就知道,那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拆穿我?”

他笑了笑,“你猜呀?”

后来在婚礼上,clara又把这个问题问出来。

这次,霍寒幽回答,“因为我爱你。”

他处心积虑想把她娶回家。

他们结婚那年,clara二十岁。

他去世那年,clara37岁。

他们在一起十七年,十七年里,clara尝到了爱情中所有美好。

他曾经对她说过,“人生中除了爱情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clara,即使有一天我离开你,你仍然要有活下去的勇气,你的人生不只有我。”

他像是提前预料到死亡,让她好好活下去,让她好好享受这个世界。

嫁给他时她20岁,他25岁。

霍寒幽对clara来说,是丈夫,是老师,是朋友,是恋人。

他在她尚且幼稚的少女时期教会她爱人和爱己,在她为人母后对她说,“你是妈妈,但你仍可以勇敢去享受世界。”

他带她去旅行,他们在英国看遍一年四季,见证英格兰运河上初生的小天鹅从灰色变成白色,看黑水鸡的带娃日常。

年末,他们会去罗马过嘉年华,在人群中肆意欢呼呐喊,把帽子扔向天空,任由节日彩带洒满全身。

clara会在教堂祷告,为了她自己,为了霍寒幽,为了他们的小家庭。

正因为霍寒幽这种分寸得当的疼爱,婚后很多年,clara还没真正难受过。

她很幸福。

她有很多回忆,这些回忆美好,有趣,可以支撑她在意大利的街头发呆一整天。

可大概老天善妒,婚后第十七个年头,霍寒幽被上帝他老人家带走了。

失去他有两年之久,clara才终于意识到,霍寒幽死了,她没有丈夫了。

失去挚爱的的人,就像是在心上剜出一个永远不会愈合的伤口,每每想起来,总是痛得人弯下腰。

她依旧可以去英格兰看小天鹅,可以去罗马过嘉年华,可以去佛罗伦萨街头发呆,但再也不会有一个人在她看小天鹅的时候向她解释为什么天鹅小时候是灰色的羽毛,没有人在嘉年华狂欢的人群中抱住她,没有人在日落时去佛罗伦萨街头找她,告诉她该回家吃饭了。

霍寒幽不是性格外放的人,他的爱很内敛,让clara永生难忘。

父亲曾经劝她用一段新感情从过去走出来,她没有拒绝。

可是不行,她很努力,很努力试着和别人接触,但她忘不掉霍寒幽,余生她要守着他过。

兰宫有家族墓室,clara没把霍寒幽的骨灰放进去。

她在乡下买了一个庄园,庄园里种满玫瑰,霍寒幽就长眠在那其中的某一朵玫瑰下。

如果他没死,如果他还活着,或许他们现在是一家四口。

少女时期的那些好友问clara有没有后悔,如果那年没去瑞士,就不会遇到那个东方男人。

在d国嫁给一个上流社会的政客,即使不能相爱,也可以安安稳稳过一生。

clara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或者说,十七年的相爱让她不敢想象如果那年没去瑞士会怎么样。

一辈子那么长,婚姻那么枯燥,如果没有爱情当调味剂,这一辈子很难熬。

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如果能重回过去,clara想,她还是会在那年夏天去瑞士度假。

会在收到那封来自东方的信后用中文回复:“嘿,我记得你,在瑞士,你叫霍寒幽。”

第369章 斯人若彩虹

室外party总是比较好玩。

躺在被阳光晒得暖暖的草坪上,耳边是小朋友幼稚的对话,手臂挡住太阳,就这样睡一觉也好。

这一年,如果鹿椿还活着,她21岁。

徐愉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梦到鹿椿了,这个小姑娘似乎在另一个世界把她这个姐姐给忘了。

她是不是在天堂有好朋友了?徐愉经常这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