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1 / 2)

此刻,她正悄悄盯着闻如意与闻昌晟的一举一动。

很明显,闻如意抗拒这个做媒,不时向闻昌晟投去求助的目光。

然闻昌晟却似乎毫不在意,坐姿、态度波澜不惊,让人看不出他心中所想。

方宁不禁怀疑其对闻如意的情意是否真实。

闻青山见沈昱拒绝,也不强求,话锋一转,面含笑意道:“既如此,沈贤侄以为我这观星台如何?”

沈昱暗松一口气,赞道:“此台高耸入云,尽揽天地苍茫、星河璀璨之景,实为观星绝妙之地。”

“贤侄好眼光!”闻青山手指星空,慨叹道,“星象之排列,犹如世间万物之秩序,其变化,则昭示天地之变迁。老夫近年来夜观星象,见紫微垣中,帝星紫薇虽高悬,然光辉黯淡,四周辅弼之星亦显散乱,不知是否预示着将有巨变?”

沈昱闻言心中一凛,觉得对方所言不善,似有所指,微一沉吟,笑对,“闻大人勿需过虑,星象之变化,天地之大道,非常人所能窥其全貌,需结合时局分析,不可妄断。且紫微垣内虽光芒不复往昔,然太微垣与天市垣中繁星点点、明亮有序,足见今上治国有方,百姓安居乐业。”

方宁亦附和道:“再观二十八星宿,角亢二宿虽星光闪烁不定,然心宿星辰大放异彩,尾箕二宿亦有上拱之势,可助青龙翔于苍穹,寓动荡扫除、万物复苏之意。”

闻青山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异色,“然尾箕二宿,皆隐于苍龙之尾,犹隐士匿于暗夜,其力何足道哉?不若北方斗宿,已然皎洁明亮,昭昭如日月之光。二位何不与我共参斗宿璀璨,同解玉藏玄机,共悟天地大道?”

方宁心中讶异,未料闻青山竟存有招揽之意,难道他也在暗中找寻《步天歌》?他所说的斗宿又暗指何方神圣?

方宁掩于桌下的双手微微攥紧,淡然笑道:“闻大人美意,我等心领。然我等如星辰般各有其位,难以随意更易。况且纵使隐于暗夜,亦有其独特韵味,犹我心之坚定,不为世俗所扰、外物所迷。”

沈昱紧跟着表明态度,略显歉意道:“师妹所言,即为我意。”

如此明晃晃的拒绝,闻青山脸上的笑意僵了一瞬,但很快又恢复如常,轻叹道:“二位实乃非凡之辈,志向非常,着实令老夫汗颜呐!老夫在此祝二位早日得偿所愿。”

“闻大人过誉了,我等受之有愧。”方宁、沈昱双双举杯道谢。

可不知为何,明明是恭祝之语,方宁却觉这话听起来耐人寻味、仿若意有所指,本欲再探其意,却见闻青山已岔开话题,流露出送客之意。

一旁侍奉的林德贵恭敬上前一步道:“沈大人、方娘子,夜色已深,二位若不嫌弃,可在此留宿,老奴已遵老爷之命,备好寮房。”

方宁心知此事急不得,遂与沈昱躬身施礼,先行离宴。

月影朦胧,天地沉寂。方宁、沈昱二人并肩徐行,细述宴中种种。

“师兄,北方斗宿素有“能臣”之誉,且与科举功名、官禄升迁息息相关。闻大人所言,或许是在暗示其背后之人。而“玉藏”一词,很可能是隐喻我们所寻之物。不然这闻大人既精通风水、又涉猎天文、还建观星台,哪有这么巧合的事?”

沈昱沉吟片刻,颔首道:“师妹所言极是,我看闻大人还毫无遮掩之意,似是无惧我等察觉。看来要揭开其中隐秘,还需更加谨慎行事。”

方宁想起闻如意那喜形于色的模样,心中已有计较,笑道:“师兄也不必太过担忧,这老的心思难测,不是还有小的嘛!况且,我们还有师叔在暗中相助。”

话音刚落,方宁忽觉四周有异,立时停下脚步,低声道:“师兄,不对劲。”

下一刹,阴风骤袭,数道黑影从暗处窜出,手持利刃,直扑二人而来。

方宁眼疾手快,瞬时将沈昱护于身后,手腕一抖,数枚隐星镖从袖中飞出,寒光闪烁,立成防御之阵,挡住了刺客的攻势。

方宁低声嘱咐道:“师兄,你寻个安全之地躲起来,保护好自己。”

“好,师妹小心。”沈昱虽担忧方宁,但他知晓自己留下只会成为累赘,取出随身携带的百宝袋中的防身机关,头也不回地奔向最近的房屋。

此时,

已有刺客突破阵型攻来,利刃在空中划出冷冽弧光,削过了方宁的衣角。

方宁眼神凌厉,迅速反击,一脚踢飞眼前刺客,同时转身一掌拍出,将身后偷袭之敌震退数步。

刺客见状,攻势愈加凶猛,企图突破方宁的防线。

然方宁更胜数倍,施展的隐星镖越来越多,在阵型的加持下,将如潮般的攻击巧妙化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