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1 / 2)
它们由洁白的珊瑚骨架和晶莹剔透的贝壳构成,形状各异,有的像巨大的海螺,有的像蜿蜒的珊瑚树,还有的像漂浮的水母。
建筑之间用藤蔓般的海草桥梁连接,桥梁上点缀着发光的海藻,像是夜空中闪烁的星辰。
城市的中心是一座巨大的圆形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由珍珠和珊瑚打造的高塔,塔顶镶嵌着一颗巨大的蓝宝石,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柔和的光芒。
广场周围是热闹的市场,人鱼们穿梭其间,售卖着各种海产品、手工艺品和珠宝。他们的摊位由巨大的贝壳和海螺组成,摊位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珊瑚饰品、珍珠项链和海藻编织的衣物。
海面上漂浮着无数艘小船,船只由轻盈的木材和柔软的藤蔓编织而成,船身涂着鲜艳的色彩,像是海面上翩翩起舞的蝴蝶。
船上的水手们是人鱼中的年轻人,他们一边划船,一边哼唱着悠扬的“海洋之歌”,歌声随风飘荡,仿佛在诉说着人鱼文明的故事。
萧帅和楚江澜站在海面上,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萧帅低声说道:“这里简直像是童话世界,美丽得让人不敢相信。”
楚江澜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惊叹:“是啊,人鱼文明的创造力真是令人佩服。他们不仅适应了海洋环境,还将其打造成了一个如此美丽的家园。”
两人参观了半天珊瑚城,心想果然每一个文明的兴起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人鱼的世界如此五彩斑斓,让人心向往之,他们俩都有些乐不思蜀了。
不过最后两人还是离开了珊瑚城的市区,去了边缘区域,租下了一片浅海和一片沙滩,并在沙滩的上面建造了房子。
人鱼是两栖动物,他们既可以生活在海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只是不能长时间生活在陆地上,因为他们需要呼吸,也需要水源。
说白了,与其说他们是人鱼,倒不如说他们是鲛人,相较于西方的人鱼特性,萧帅感觉他们更像是东方神话里的鲛人。
萧帅和楚江澜租好了海域,建好房子后,便将雇人采集来的鱼苗放养到了用鱼网围好的海域里。
养鱼对于他们来说其实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们也需要一边学习一边进行实践。
同时还会邀请2998号世界线的人鱼们前来学习观摩,一开始只有极少的人鱼会过来,他们觉得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唱唱歌跳跳舞,或者去深海里浮潜,围猎鲨鱼什么的。
不过萧帅他们并没有气馁,一边摸索着如何养鱼,一边向人鱼们科普着养鱼的知识。
初期的养鱼过程充满了挑战和探索,萧帅和楚江澜虽然带着0001号世界线的养殖知识,但面对2998号世界线的特殊环境,他们不得不从头开始摸索。
首先,他们需要在租下的海域中搭建养殖网箱。两人选择了适合人鱼操作的轻便材料,由藤蔓和海草编织而成的网箱,既环保又坚固。萧帅和楚江澜亲自带领几位人鱼渔民,将网箱固定在浅海中。
海风轻拂,海浪拍打着他们的脚踝,但两人却乐在其中,一边工作一边与人鱼们交流,学习他们的传统养殖技巧。
网箱搭建好后,他们开始挑选鱼苗。萧帅从人鱼渔民那里了解到,这片海域适合养殖的鱼类有十几种,但每种鱼的习性和生长周期都不同。
他们决定先从最易养殖的银鳞鱼和蓝鳍鲷开始。银鳞鱼生长迅速,对环境适应力强,而蓝鳍鲷肉质鲜美,是人鱼们最喜爱的食物之一。
鱼苗放入网箱后,萧帅和楚江澜开始研究如何投喂和管理水质。他们发现,虽然人鱼们有传统的饲料配方,但效率不高,鱼类的生长速度缓慢。
于是,两人决定结合0001号世界线的养殖技术,改进饲料配方。他们采集了海藻、贝类和小型浮游生物,经过研磨和混合,制成了一种营养丰富的饲料。
然而,饲料的改进并没有立即见效。几天后,他们发现网箱中的鱼类出现了食欲不振的情况。萧帅仔细观察,发现水质出现了问题。
由于网箱内的鱼类密度较高,水体中的氧气含量下降,导致鱼类缺氧。楚江澜提议在网箱周围种植一些海藻,利用海藻的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
两人立即行动,在网箱周围种植了大量的海藻。他们还设计了一套简单的换水系统,定期将新鲜的海水引入网箱,确保水质清新。经过几天的调整,鱼类的食欲逐渐恢复,生长速度也加快了。
与此同时,萧帅和楚江澜还发现,网箱中的鱼类容易受到海洋寄生虫的侵害。
他们咨询了‘海王’,从他那里得知,人鱼们有一种传统的草药配方,可以有效地驱除寄生虫。两人将这种草药加入饲料中,果然解决了寄生虫的问题。
尽管初期遇到了许多困难,但萧帅和楚江澜并没有气馁。他们每天早出晚归,观察鱼类的生长情况,记录数据,不断调整养殖方案。人鱼渔民们也积极参与,与他们分享经验,提出建议。
一个月后,网箱中的银鳞鱼和蓝鳍鲷已经长到了可以捕捞的尺寸。萧帅和楚江澜组织了一场小型的捕捞活动,邀请‘海王’和几位部族首领前来参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