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1 / 2)

原来她有精神疾病,民警联系了她的家人来接。

家人来了一问,发现他家三个儿女都是精神病……

百姓们:……

这也太苦了,全是傻子吗?

后世也没有办法治疗这样的疾病?

但是即使这样,她也遇到了民警得到了帮助,而不是遭遇到可怕的事情。

百姓们越加喜欢后世的民警了。

对派出所里的民警的姓名样貌都了然于心,甚至还为自己喜欢哪一个和别人吵了起来。

另一个警情,店主报警说一男子带着孩子经常来偷东西。

百姓们顿时哗然:偷东西还带着孩子!

这是什么操作?

从小就教孩子如何头东西吗?

从询问得知,男子妻子离开了, 他独自带着孩子吃低保。

在派出所里,民警查到男子30年间有过8次的劳教和判刑,加起来足有20年待在牢里。

而且不光偷窃,民警在询问过程中发现他有吸毒的迹象,一尿检,果然是阳性,男子说是昨天才吸的。

百姓们恍然:原来还是个惯偷!

惯偷就算了,却还吸毒!

妈呀,简直了!无可救药!

只可怜了孩子。

后面民警为了不让孩子受更多的影响,让他的亲戚来将孩子接走。

男子则继续接受询问。

男子还在为自己狡辩,说没有偷东西,然而在铁证面前不得不低头。

派出所外倾盆大雨,男子80多岁的老父亲蹒跚走来领儿子。

百姓们纷纷破口大骂不孝。

“改不了了!”一老人摇头:“你看那人满不在乎的样子,要是能改怎么可能坐了这么多年的牢呢~”

“儿女都是债啊!”

“这种人简直无可救药!”

“就应该坐一辈子牢!”

第166章 勃然大怒

派出所依旧繁忙,不断地解决着各种事情。

这不,又有警情了。

80岁的老奶奶忘记带钥匙,被锁在了外面。

而且老人家人都已经逝去,属于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平时的生活都是心善的邻居帮着搭把手。

此刻已经是凌晨2点,老人不肯离开家。

民警便陪着她等到开锁师傅过来。

凌晨3点,开锁师傅姗姗来迟,但是开锁又花了近一个小时。凌晨4点才终于打开门,老奶奶终于能回家了。

而民警自己私下垫了开锁的费用。

一些人觉得无聊,更多的人边看边抹眼泪。

哪一个不想要这样子的官员呢……

一些有抱负心的臣子暗暗下决心也要做到爱民如子。

“第九位,明朝宋应星。”

正在拿着一个破罐子准备装水满头白发的宋应星慢慢直起身子。

神色淡淡:“没什么可问的。”

“……”他的反应让周瑾玉有点不知所措,但是对于这位华国古代的科学巨匠她还是想让他高兴高兴。

于是说道:“您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 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也是我们古代综合 性的科学技术著作。还有外国人称它为华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和激动不已的家人比起来,宋应星依旧是淡淡地半合着眼睛,面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周瑾玉硬着头皮继续说下去:“你看,我们现在还有用您的画像来制作的邮票,用来纪念您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的。还有~~~”

周瑾玉把视频打开:“这是我们修建的宋应星公园,里面还有宋应星纪念馆~~属于科普教育基 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每年都会有学校组织学生过来参观学习的~~”

朱元璋抚掌大笑:“好!不愧是我大明的人才~~”

“原来后世人喜欢这样的书,来人啊,命有才学的人尽可能地去写这样的书籍,也让后人看看我大明的文采! ”

朱标:“……”

要不要提醒父皇这种能得到全世界赞誉的书也不是随便一个人能写出来的?

算了,随便他吧,鼓励下读书人也好。

免得一天到晚勾心斗角,把所学知识都用在党派之争上。

李世民明白了:原来这就是科学啊!

就是这样的知识能够强国?想想确实如此,这些全部是将如何提高生产的技术,自然就是科学了。

好,有方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