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1 / 2)
【华国南北水资源极度不均匀,为了打破这种不均衡的水资源分布,就要以人力再造江河。】
此言一出,各朝君臣们和百姓们脸色都骤然变色。
人工挖的运河就意味着朝廷大笔的国库开支,意味着需要征集大量的百姓来服徭役,而这又会有多少人 死去?
过重的徭役又往往伴随着百姓的暴动,当朝政权被推翻的可能性……
后世的朝廷难道不考虑这些事情吗?
他们当然知道开通运河的巨大好处,但是这好处附带的危害也太大了。
一个不慎朝廷就被百姓推翻了。
百姓们想起徭役个个脸色苍白,后世那样的国家居然还有徭役?
可是看周姑娘的样子又不太像。
或许后世的徭役和现在的不一样?
后世居然还在秦岭下面挖了隧洞来输水?这是怎么做到的!
他们挖的时候不会遇到塌方吗!
各朝君臣们啧啧称赞:居然能将汉江水通过隧洞来调往人口密集的关中平原!
如此一来,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是不是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太伟大了不起了!
还有将黄河水穿越荒漠,让沙漠变成绿洲的工程!!
这是黄河啊!这道频繁决口和改道的河流居然还可以如此利用的吗?
有些人忍不住哭了起来,为现在泛滥的黄河,为后世让沙漠变成绿洲的黄河……
【然而即使这样,当代华国最壮观的“人造江河”还未登场,这就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
众人再次倒抽一口冷气,是他们理解的那个南,那个北吗!
潘季驯激动得全身颤抖:南水北调!
多么伟大的想法!多么宏大的工程!这一旦建成那将能养活多少个北方的城市啊!
潘季驯眼含热泪,向天幕恭敬地行礼:在下何其有幸能目睹后世如此伟大的水利工程,此生再无遗憾。
君臣们瞠目结舌,原以为人工挖那么多的人造运河已经后世最庞大的工程了,却没想到居然还有!!
南水北调,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蕴藏了多少惊世骇俗的技术,又体现了后世多么强大的执行能力,帝王们摇头,这个他们做不到,真的做不到。
如果要做,后果肯定是天怨人怒,王朝压根就承担不起。
忽必烈在震撼之余想到一件事:这就是后世没有皇帝的好处吗……
第113章 黄河治理
看完视频,潘季驯久久不能平静。
周瑾玉又找了找视频,要说在古代决口和改道最频繁的当属黄河了。
看看现在的黄河又是怎么样的。
“潘老先生,我再给你放黄河现在的情况吧,看看对你有没有用。”
潘季驯很感激:“多谢周姑娘。”
周瑾玉摆手:“不谢,不谢。其实我就是动动手放个视频而已。”
其他王朝也激动起来,严格来说,黄河流经的地方都是重要的城市甚至是都城。
而黄河的每一次决口和泛滥都直接影响到他们政权的稳固。
赵匡胤更是一叠声叫人一定要认真记录下来。
黄河边的百姓们更是难掩激动。
【黄河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生态廊道,黄河携带黄土高原泥沙,在河南孟津以下形成了巨大的冲积扇,黄河带来 的泥沙在淮河、海河共同作用下形成华北平原。】
【四千年前,华夏三祖:黄帝、炎帝、蚩尤在黄河流域繁衍,13朝古都长安、洛阳,8朝开封,7朝安阳行政中心都在黄河。】
青藏高原!嬴政一脸的向往,那就是遥远的羌人部落吧。
高原的意思是那边的地势极高?
那如果我大秦的士兵到了那边会不会不适应,如果不适应的话战斗力必然下降。
这样的话都不用打,自己就损兵折将了。
嬴政暗道了声可惜。
刘邦也看着青藏高原那块地方眼睛发亮,好大的地盘!好广袤的土地!好想要!
但是也知道目前实力不允许。
刘彻虽然眼馋但也知道征服这地不现实,只能自我安慰:反正在后世这就是大汉子孙的地盘!约等于祖宗也有了~~
李世民:“看看!看看!!长安是13朝古都!所以后世人到底为什么不把它作为都城?”
赵匡胤:“开封!!我的大开封!”
忽必烈:“中原地区真的是得天独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