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2 / 2)

虽然但是……还是想要有大明的书法家呢,看看李斯都在上面!

有了,以后都要严格规定写字不好的人不得为官!

清朝。

康熙逐一看过去,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智永、颜真卿,嗯嗯都是些楷书大家。

不知道那姑娘写得怎么样?

乾隆鼻子里哼了一声:“怎么没有朕的墨宝?”

啊,是了,朕的墨宝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看到的,想必被后世的朝廷珍藏起来了吧。

嗯,可以立个祖训,让后辈都以朕的书法来做为临帖的摹本,不错,就这样做!

第15章 忠烈颜真卿

周瑾玉的临帖让各朝读书人雀跃起来,终于来个他们熟悉的事情了。

朝廷的君臣们也都看着她临帖。

然而,当周瑾玉写完一个字后,所有人都沉默了。

秦朝。

虽然她写的不是小篆,但是看她临的帖子也知道是好字,怎么写成这样?

嬴政不明白,难道那一屋子的书都是装饰?

汉代。

刘邦犹犹豫豫:“这姑娘是不是写得不太好?”和临的帖完全不一样啊。

张良看了眼继续低头记录他的信息,这会不用看天幕了。

汉武帝时期。

卫青即使是武将,字没有文臣也得好,但自认也写不出那姑娘的狗爬样……

唐朝。

“……”欧阳询憋得脸通红,半响才说道:“这姑娘功底不行啊……”

其他人不做声:何止是不行?一个笔画写得歪歪扭扭,气力全无,反观她临帖的《勤礼碑》结体端庄大方,宽绰舒展,拙中见巧;气息浑厚雄强,生机郁勃,端的是一手好字!

李世民默默移开眼睛,没办法,实在是太伤眼睛了。

等天幕结束后他要去把兰亭集序来出来看洗洗眼睛。

周瑾玉看了看自己惨不忍睹的字,叹息一声,还是继续临完了一张毛边纸。

宋代。

赵匡胤一脸便秘,想说什么又不好说什么,以至于脸部表情都扭曲了。

元朝。

忽必烈没觉得有什么,反倒是真金移开了目光,实在是看不下去。

这姑娘难道不是汉人?

明代。

朱元璋看向朱标:“标儿朕很久没检查你功课了,去,把你写的文章拿来我看看。”转头看见朱樉、朱棡、朱棣、朱橚等人也吩咐道:“把你们的功课也拿来我看看!”

莫名躺枪的儿子们只得老老实实拿来功课给朱元璋看。

朱元璋没看内容,就重点检查字,一个个看下来,长舒一口气。

还好还好……

清朝。

康熙纳闷:那姑娘看起来不像没读过书的人啊,怎么写这么一手烂字?

乾清宫。

乾隆哈哈大笑:“看看这字,幸亏不是拿我的字来临帖,不然我都觉得没脸!”

光是写字周瑾玉觉得有点安静,于是拿起平板准备找个纪录片来看,嗯,就看《颜真卿》吧。

来不及感叹平板的神奇,人们就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了。

居然叫《颜真卿》,那就是专门讲颜真卿的了,后人对他很是推崇啊。

唐以后的朝代正襟危坐,准备看看后人是如何讲述颜真卿的。

唐以前的朝代目光炯炯,这似乎是距离他们不远的人物。李世民想到:颜真卿的帖子上也写着唐,莫非他是唐后面继位皇帝时的人?那就更好了,或许可以知道将来的唐朝是如何的。

他叮嘱李承乾:“高明,你要好好看。”

“是的,父皇。”李承乾回道,事关他大唐未来,他身为太子自然是要重视的。

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人也想到了,纷纷聚精会神地盯着天幕。

颜师古心跳不由得加快了速度:这到底是不是他颜家的子孙呢?

平板上面的画面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