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2 / 2)
眼见沈鸿还想说什么,他略有不满地问:“兄长,出使大桓乃是朝政要务,为何还要带些女子,声色犬马,岂不遭人非议?”
“他们向来如此,无伤大雅,不必在意。”沈鸿并不将此当回事,“带着她们总归有些用处。”
沈渊听着先是一愣,极不认同,不由地皱眉反驳:“向来如此未必就天经地义,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酒色财气当引以为戒,不可纵溺。”
闻言,沈鸿脸色沉了下来,语气不由地重了几分:“阿渊,此次重逢,你对故国故人总有不满,可要做弃国弃家之人不成?”
未曾想到他会这般质问,沈渊面色缓和了几分,申明道:“我未有此意,兄长莫要误会!”
“不说这些了。”沈鸿语气缓和了些,“我们兄弟难得相见,莫为此般小事起口舌之争。”
沈渊本也不欲与他争吵,明白多说无益,便未再言语,只是因他方才的话有几分心绪不宁。
诸藩依次觐见之后,宫中紫宸殿会设国宴,款待各国使臣。
大桓的国宴向来盛大非凡,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中,黄钟大吕之声不绝于耳,山珍海味无所不包。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歌舞升平之中处处透露着上国的大气与雅致,令诸国使臣叹服。
开宴之时,高朋满座却井然有序,不失庄严。
群臣齐齐朝拜,山呼万岁,响彻大殿,比元日大朝会更为壮观。
沈渊既在怀远驿,又担心会出什么差池,干脆随沈鸿一同出席。
因梁国是此次朝贡诸国中唯一一个并非蛮族的小国,是以他们的席位离得上首不算很远。
他只要稍微一抬头就能看见端坐上首的她。
也只有在这样的场合,才能见她整整齐齐穿戴衮服旒冕的模样,极具君王威严,不似平常潇洒肆意的模样,好似天上神君般遥不可及。
十二串长长的旒珠垂下,几乎将她的面容完全遮住,看不清神情。
沈鸿见他出神,递给他一颗荔枝,低声询问:“看什么呢?”
意识到自己失神,沈渊赶紧收回视线,接过剥好的荔枝道了谢,佯装无事道:“难得来这样盛大的宫宴,一时新鲜罢了。”
听他如是说,沈鸿问:“你在大桓过得不好吗?”
“甚好。”沈渊当即道,“兄长莫忧。”
段曦宁察觉到沈渊的视线瞥过来时,抬眼便见到了一番兄弟友爱的场景,登时气不打一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