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2 / 2)

从前,孙云儿觉得太后是个公正的人,能于深宫之中一直扶持不算讨喜的皇后,哪怕只是为着“规矩体面”四个字,也是很难得的了,这桩事上,孙云儿觉得太后能算得上公正。

后来,太后又在帝后二人出宫时,出手护住了孙云儿和江静薇,免她们遭容妃折辱,孙云儿又觉得,太后这人,还挺慈祥。

可是到了皇后产子那一日,太后却冷冷地吩咐舍母保子,这句话,让她老人家忽然变得陌生起来。

太后那慈和的面容,一下子变成了香烟缭绕中的佛像,既神秘,又缥缈,还冷淡。

是以孙云儿在慈安宫前感到害怕。

她是怕,太后也为着一些既定的理由,毅然决然地舍了她的清白,把她拿去定罪了。

孙云儿浑身的血都翻涌起来,想了片刻,忽地把头一昂,又有了勇气。

她是在宫里呆久了,人都畏缩起来了,她又不是犯事的人,为什么要怕?进了慈安宫,有什么说什么,总要分辩清楚,她就不信,一品的宸妃,也能说冤杀就冤杀了!

进得正殿,皇后并没坐在座里,也没有旁人在,只太后远远端坐在上首,就如同孙云儿方才想的那样,一尊佛像似的板着脸,看不清神情。

孙云儿上前见礼,也不问为何皇后不在。

想也知道了,皇后是未出小月的,又已经被赐了宁福居士的号,想来是不会再掺和这里头的事了,她的大宫女竹影为她挡灾,人已经没了,永宁宫的管事太监赵敏福到底是个壮年太监,深更半夜也不便在内宫,故而,永宁宫无人在场,竟只孙云儿一个人来受审了。

孙云儿稳稳站在当中,假装不知道太后在打量自己。

太后年轻时因着儿子在先太子面前争气,没受过中宫皇后打压,又和亲儿媳亲亲和和,一辈子过得雍容,到老了,竟办起夜审妃嫔的事来了。

可是不审不行,儿子就在屏风后头坐着呢,灯笼也不肯挂,蜡烛也不肯点,黑漆漆一片,特意把自己给藏了起来。

三十几的人了,罕见地跟毛头小伙子一样耐不住火性:“她怎么会做这种事!简直是令人发指!”话音还没落地,又自个儿摇了头:“她绝不会做这种事,我不信!”

自从做简亲王的时候起,这儿子就是一派稳重内敛,若非如此,也不能被先太子拢在麾下,视为股肱之臣,后头坐上帝位,儿子愈发有了泰山一般稳重的性子,哪怕是北戎人逼到城下了,张灵均快跳到御座前了,他也没失过态。

如今为了个女子,这儿子竟失态了。

太后想到这里,多少对孙云儿起些复杂的情绪,开口便冷冰冰的:“宸妃,皇后受人毒害,事发后御膳房的小宫女说,是受人指使,证据隐约指向了玉泉宫,你可有要辩驳的?”

孙云儿老老实实地摇头:“妾没有什么要辩驳的。”

她听得出太后语气里的不快,便不想在这当口上,再给太后添火气。

太后被孙云儿的话噎的无话可说,才要训斥两句,依稀听见屏风后头衣角窸窣一响,看了看下头愣怔怔的小丫头,无声叹口气,给了个座:“坐下回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