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764节(2 / 2)

两人寒暄一阵,那边陶玉书也正在和索尼影业的联席ce0彼得·格巴交际,迈克尔·克莱顿低声问林朝阳:「我听说索尼影业要入股你们的电影公司?」

「连你都听说了?」

迈克尔·克莱顿哈哈笑了起来,拍着林朝阳的肩膀说道:「林,好莱坞可没有秘密可言。」

林朝阳说道:「公司的事都是玉书在管理,和索尼影业合作也是为了公司在欧美国家更好的发展。」

「明白。」

迈克尔·克莱顿在好莱坞混了半辈子,身兼导演、编剧、作家、程序员等诸多身份,深谱这个小圈子里的各种规则和潜规则。

别说是亚洲人,哪怕是斯皮尔伯格这样的一流大导演要在好莱坞开宗立派,

也要拜山头,今天的聚会就是拜山头的另类表现形式。

「期待你们的公司能够发展得更好,以后我就能多个合作对象了。」迈克尔·克莱顿说话时冲林朝阳眨了眨眼睛。

「哈哈,那可太好了!」

林朝阳没有把玩笑话当真,在《侏罗纪公园》火爆全球后,迈克尔·克莱顿在好莱坞的地位已然飞升,并不缺愿意为他提供优渥条件,与之合作的大公司。

聊了一阵电影,迈克尔·克莱顿文把话题转移到了创作上。

「我看了你那部《猎人安布伦》,真是部震撼人心的小说——」

「谢谢。」

在酒会待了快两个小时,夫妻俩回住处的路上,陶玉书说起了斯皮尔伯格想跟林氏影业合作的心思。

「他要找人合作,也应该是找好莱坞的几家大制片厂合作吧?」林朝阳不解的问。

「斯皮尔伯格几人的野心很大,他们希望建立一套独立于好莱坞之外的发行体系,他们联系了卢·沃瑟曼———”

听着陶玉书的话,林朝阳意识到自己犯了想当然的错误。

后世斯皮尔伯格等人成立梦工厂后确实与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合作了许多作品,但那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就像陶玉书说的,斯皮尔伯格等人野心很大,他们要做的是缔造一个掌控好莱坞的娱乐王国。

依赖好莱坞的体系,最终只会让他们成为好莱坞的附庸。

斯皮尔伯格等人正在接触卢·沃瑟曼掌握的mca,mca是好莱坞最大的经纪公司,成立至今半个多世纪。

尽管在大众之中名声不彰,但mca在好莱坞却是声名赫赫,巅峰时好莱坞70%

的当红影星都是它的客户。

对艺人资源的绝对垄断让那些大制片公司对mca又爱又恨,也塑造了mca在好莱坞的强势地位。

斯皮尔伯格等人最近联系沃瑟曼和希恩伯格寻求支持,如果他们能够得到mca

的认可和支持,从而建立起自己的海外发行体系。

按照斯皮尔伯格等人的想法,他们希望将新公司除了日本、韩国之外,在东业、东南业的发行业务都交给林氏影业。

林氏影业在大中华地区的影响力很强大,斯皮尔伯格等人的选择很精明。

斯皮尔伯格、卡森伯格和格芬在电影、动画、音乐等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三人合作的梦工厂自然也成了「梦之队」。

现在梦工厂还未建立,但却已经赢得了众多投资人的青,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投资5亿美元、韩国0neworldmediacorp投资3亿美元,还有众多外部投资人正跃跃欲试。

但三人的野心远不止如此。

他们的的目标囊括了电影、电视、音乐、互动视频和游戏,格局宏大。

按照斯皮尔伯格等人的规划,新公司有保罗·艾伦、韩国oneworldmedia

corp、mca等大金主的投资,总投资将超过10亿美元。

除此之外,这家还未成立的公司还获得了化学银行10亿美元的贷款承诺。

这些庞大的投资和贷款将让梦工厂成为自20世纪福克斯1935年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好莱坞制片厂。

「如果我们愿意参与进来,他们愿意出让私人控股公司10%的股份。」陶玉书最后说道。

那些出大钱的个人和公司投资者占据了新公司的大部分股份,而斯皮尔伯格、卡森伯格、格芬等人则是出资成立了一家私人控股公司。

三人分别出资3330万美元收购私人控股公司67%的股份,其余33%的股份则由外部投资者瓜分。

这家私人控股公司只占梦工厂小部分股份,但却是梦工厂真正意义上的控制者,保证了斯皮尔伯格三人的对公司的控制权。

「你觉得怎么样?」

陶玉书显然是心动了,林朝阳说:「我没什么意见,你自己做主就行。」

后世的梦工厂没有成为好莱坞第七大,但成就同样不可小,自然是值得投资的。

听着他的话,陶玉书说:「我感觉投资份额少了一些。」

林朝阳笑着问:「你总不能让他们几个把股份让出来给你吧?上个车就够了,其实这样也挺好。

在美国这块土地上,我们中国人的地位不如日本人,想像索尼或者松下那样在好莱坞一口吃个胖子是不现实的。

通过这样持续不断的渗透,循序渐进的掌握局势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