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527节(1 / 2)
当天晚上剧组收工之后,她又跑到了嘉慧园。
跟林朝阳邀功,说自己在剧组推荐了《大时代》,很多人都买了小说。这个时候陶玉墨甩过来一份报纸,“还用你说?报纸上都报道开了!”
张曼玉据理力争道:“报纸是报纸,我们剧组的人买小说都是因为我的推荐。”“行行行,你厉害!”陶玉墨的语气里满是敷衍。
张曼玉不理会她,将注意力放在了林朝阳身上,企图邀功。
她这两天已经看完了《大时代》,虽然一开始她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看小说,但看到最后还是被那些精炼深刻的文字和精彩绝伦的故事打动。
看到最后小犹太死在方展博怀里的时候,她甚至拱进被子里哭了好一段时间,到现在眼睛都还是肿的。
林朝阳听着张曼玉语气夸张的描述她看完小说的感受,内心很清楚,张曼玉可不是什么文学少女,她突然大献殷勤,必有猫腻。
“姐夫,我看完《大时代》才明白,原来你对股市和炒股的理解这么透彻,简直比那些股票经纪人和证券公司的分析师高了不知道多少。”
“难怪你能在股市那么轻松的就赚了一大笔钱,而且还全身而退,姐夫你真是当代股神!”……
“姐夫,你下次买股票带带我吧!”
张曼玉越说越肉麻,越说越夸张,直到最后终于图穷匕见,说出了她那点小心思。
她的言辞之恳切,表情之卑微,放在平时对陶玉书的时候是丝毫不违和的,林朝阳还是第一次享受这种待遇。“我要是股神就好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你姐也不用开公司了!”林朝阳表情轻松的说道。
见林朝阳没有一上来就拒绝她,张曼玉以为搭便车的事有戏了,更卖力的拍马屁。
陶玉墨熟知张曼玉的炒股心酸史,挖苦道:“麦琪,你就放弃炒股这件事吧。辛辛苦苦赚的钱,扔到股市里,连个响声都听不到,何必呢!”
“呸呸呸!乌鸦嘴!”张曼玉怒视陶玉墨,“有姐夫罩着我,这次我一定回本!”“上次你买国泰城市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
这一句话说完,当真是盖伦出轻语——沉默加破防。
张曼玉缓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我只是……运气不好。”
然后她又看向林朝阳,两眼放光,“现在不一样了,有姐夫在,我回本指日可待!”瞧给孩子亏的,做梦都只敢做回本的梦,都快赶上大癌的韭菜们了。
林朝阳总结张曼玉只有四个字:菜且爱玩。不等他打击,陶玉书已经开口了。
“就你这个性格,就算在股市赚了钱,也迟早吐出去。”
张曼玉闻言满心郁闷又悲凉,她仿佛感受到了那些不被世人所理解的天才们的心境。
见她一脸不服气,林朝阳笑着说道:“行了。你也别神化我了,真跟着我炒股,像这次一样赔了怎么办?”张曼玉犹豫着说道:“也不能总碰上股灾吧?”
“跟股灾没关系,就是李兆福都不敢保证自己炒股稳赚不亏。”大家关系好归好,但林朝阳可不会去做升米恩,斗米仇的事。张曼玉要是真没钱或者负债累累了,他肯定会帮忙。
可她拍一部电影几十万港元,随便接个代言都够香江普通市民赚好几年的了,自己完全没必要去帮她这个忙。
张曼玉之前脑子里全都是“回本”的事,被林朝阳拒绝后,她冷静下来仔细一想,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点冒失。过了片刻,她没心没肺的笑了出来,玩笑道:“我亏钱亏怕了,可不能再跟着你亏钱。”
然后她又转移话题说道,“对了,现在新闻把这次股灾跟《大时代》扯上了关系,姐夫的新书应该会卖的很好吧?”“还不清楚,出版社那边还没来反馈。”
陶玉书皱着眉说道:“我总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事,在这样的舆论风潮下,哪还有读者关心小说的内容啊!”她说这话是因为忧心林朝阳辛苦创作出来的作品明珠暗投,林朝阳却微笑道:“有人看总好过没人看。”张曼玉赞同道:“是啊,股灾影响这么大,说不定姐夫这次的小说会卖爆的!”
她的话有口无心,却印证了现实。
第487章 闪耀巴黎
《大时代》在香江出版的日期跟内地前后没差两天,都是在十月初。
这几年时间下来,林朝阳已经在香江收获了一批忠实的读者。
这些读者的规模虽然跟武侠小说、漫画等通俗读物的受众没办法相比,但数量也相当可观了。其中不仅有普通的市民,还有香江相当大一部分的精英阶层。
《大时代》上市前,明报出版社已经在自家旗下的几家报刊上预热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小说上市的第一时间,许多读者便已经冲进书店买到了书,迫不及待的先睹为快。
《大时代》的故事主要是围绕着股市展开的,剧情较之林朝阳以往的小说算是通俗的,杀父之仇、儿女情长、股海沉浮……
即便是对股市和股票不熟悉的读者也可以很轻易的看进去,并且不知不觉的沉迷其中,为人物的悲欢离合而感动,为故事的跌宕起伏而牵肠挂肚。
但凡事有利就有弊,剧情上的通俗易懂赢得了一部分读者的喜爱和支持,也让令一部分读者感到了失望。这一类读者基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大多出身精英或文化水平较高。
最喜欢的林朝阳的作品是《梵高之死》《渡舟记》和《楚门的世界》。他们通常更喜欢倾听远处的呼救,但对近处的苦难视而不见
像《闯关东》《寄生虫》这样的作品,他们并不太感冒。
《大时代》虽然具有很强的通俗性,但不管是主题还是思想性,都非常的本土化,非常的贴近民众。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作品用来消遣可以,但实在带不来什么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灵上的洗礼。
因而在《大时代》上市几天之后,这部小说逐渐在香江的读者当中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口碑。
与之对应的是大多数读者的喜爱和称赞,在这些读者看来,林朝阳在《大时代》中所展现的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在香江文坛是极其少见的。
许多人对小说中丁蟹这个反面人物又恨又爱,恨的是他的偏执、自私、愚昧,爱的是林朝阳对这个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将他塑造成了一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着一套荒谬的逻辑的人,他始终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哪怕他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但那也是别人的错。
丁蟹的存在就像是一面镜子,这样的人物看似矛盾,实际上在现实中却比比皆是。除了对人性的深入刻画,《大时代》中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同样令人过目难忘。
小说中所描绘的那种贫富差距和阶层固化对比《寄生虫》只强不弱,它也许不像《寄生虫》中那样让人感到绝望,但揭露的种种不公却更加混乱。
穷人挥舞着血汗钱冲进股市这场造富游戏,以为可以实现一夜暴富的美梦。
实际上不过是成为了富人、恶人们砧板上的肥肉,他们通过欺诈、操纵和投机轻松榨取了这些血汗钱,却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后果。
这甚至不能说是诈骗,而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社会性抢劫。
《大时代》中的这些悲惨描绘针对的也不仅是为富不仁,还有对香江金融市场乱象的批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