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476节(2 / 2)
一群记者将林朝阳堵在通道口,照相机的闪光灯闪个不停,七嘴八舌的问着问题,场面混乱。
林朝阳没有功夫回答这些记者的问题,他现在只想知道,这帮记者是怎么知道他的航班的?
听着林朝阳的疑问,这些记者面露得意。
「这几天我们一直守在机场。昨天蔡澜落地,跟我们说你今明两天也会回来。”
林朝阳暗骂了一声损友,然后跟这些记者商量着把通道口的位置让了出来,找了个地方简单的接受了一番采访才得以脱身。
他从机场出来打的士准备回家,上了车,司机通过后视镜看到他那张脸。
「矣?林生啊!」
林朝阳异竟然连的士司机都认识他,真不知道最近这些天香江市民们被戛纳电影节的消息洗礼了多少次。
他朝着的士司机笑了笑,「是啊!」
「林生猴叻啊!《楚门的世界》一下子拿了坎城电影节三个大奖,给我们香江人争气了!」司机兴奋的说道。
「过奖了,看来这两天香江没少报道电影节的事啊!」林朝阳客套了一句,随口跟司机聊了起来。
「当然啦!你们的电影可是香江第一个在戛纳电影节拿奖的片子,《明报》都说这是创造了香江电影的记录。
那些报纸还拿你们跟李翰祥、胡金铨比,他们当年也只是入围,顶多拿了个----那个叫什么来看?哦,对,技术奖项,撒撒水啦,跟你们这次比不了的。
这几天只要翻开报纸,就一定会看到你们的电影——”
司机滔滔不绝的跟林朝阳说着最近几天香江新闻界对《楚门的世界》的报道。
一个多月前戛纳电影节发布入围名单,香江媒体就热炒过一波新闻,但那波热度很快就沉寂了。
这回戛纳电影节开幕,《明报》和《大公报》派出了记者亲赴戛纳进行采访报道。
先不说这两家报纸并非是电影节的受邀媒体,赴海外采访光是记者的食宿和机票对于报社来说就是个不小的负担。
另一方面,报道内容的实时性也无法保证。这年头又没有互联网,传递信息只能通过电话和传真这样的方式,成本太高了。
因此香江媒体是极少外派记者到国外进行采访和报道的,这种现实也更加凸显了这两家媒体对《楚门的世界》参加戛纳电影节的重视程度。
《明报》和《大公报》的重视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沈西城和吴松将《楚门的世界》在戛纳电影受到的欢迎传回香江时,还翻译转载了不少欧美国家媒体对《楚门的世界》的高度评价,很快就在香江市民阶层引起了热议。
并且随着他们传递回来的消息越来越多,市民们对《楚门的世界》的关注度也变得越来越高。
直到前两天戛纳电影节闭幕,获奖名单公布,沈西城二人连夜将消息传回香江。
次日一早,《明报》发出报道:《
横扫坎城电影节,三项大奖力压欧美电影》。
《大公报》也不甘示弱,紧随其后发出报道:《坎城电影节刮起‘香江旋风’,
豪取三奖》。
两篇报道文章一经发表,轰动香江!
第457章 两条腿走路
尽管近十几年以来香江的经济一直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成为了「亚洲四小龙」,但香江人在面对洋人时还是不自觉的觉得低人一等。
这种自信的缺乏,本质上还是因为大半个世纪以来被洋人欺压留下的阴影。
因而当人们突然发现有香江人取得了让洋人都瞩目的成就的时候,他们内心的那种自豪和骄傲自然变得汹涌澎湃。
在《楚门的世界》之前,香江电影在戛纳电影节这个级别的电影节上获过奖的,只有李翰祥和胡金铨两人。
而且两人获得的还都是技术奖项,如今《楚门的世界》一下子获得了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最佳编剧奖、最佳男主角奖三项大奖。
不仅是创下了香江电影的记录,更关键的是它横扫了戛纳电影节这个由洋人主导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节,带给了香江人前所未有的扬眉吐气之感。
5月20日《明报》和《大公报》发表当天,《明报》的销量由平常的10
万份一下子跃升至35万份,《大公报》的销量也是较以往翻了整整两三倍。
在这座人口仅有数百万的港口城市当中,报纸的销量在短短一天之内实现倍增,这种现象背后所代表的力量是极其恐怖的。
一时之间,「楚门的世界」和「坎城电影节」成了香江无数市民热议的焦点话题,上至商界名流,下至街边的贩夫走卒,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轰动了整个香江。
这个时候,其他的香江媒体们才后知后觉的跟随着他们两家报道。
电影节结束的第二天,沈西城和吴松回到了香江,同时带回了在戛纳期间获得的关于《楚门的世界》的第一手资料。
其中有大量主创们参加电影节的视频片段、红毯照片和采访文字,足够他们两家报纸进行半个月的系列报道。
而在这期间,其他报纸只能是不断的跟在他们的身后炒冷饭。
电影节结束后的这两三天时间里,香江的电台、电视台还有几十家报纸杂志铺天盖地一般的报道。
不仅让《楚门的世界》成为了香江近两年以来热度最高的电影,也成为了今年以来最热的新闻事件。
红的不单是电影,还有电影的主创们。
许观文回香江那天,被上百名记者和数百名影迷堵在机场,一度给启德机场造成了相当大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