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278节(2 / 2)

林朝阳听到这里摆了摆手,“两个主演都是谢导看好的,我只是参与了选角。”

唐国强见他如此表态,有拒绝帮忙的意味,不知道该如何请求好了,眼神求助的看向了刘晓庆。

刘晓庆这时开口说道:“我们江主任说您这个人急公好义,识才爱才。国强他形象演技都没得说,就是前两年‘奶油小生’这个称呼一出,好多导演都不愿意用他了,实在是无妄之灾。”

“他想演这部电影,并不全是因为这是谢靳导演的电影,也是因为喜欢您的小说。”

“您不觉得《高山》里面的赵蒙生跟他很符合吗?”

“国强他的形象儒雅、俊朗,这不正好像《高山》里面前期的赵蒙生吗?”

“他今天就是没来得及留胡子,我在剧组的时候见过他留胡子的样子,粗糙的紧,也有男子汉的那一面,国强的可塑性很强。”

“他是真喜欢您的小说。不信,我让他给您背一段……”

刘晓庆说着冲唐国强使了个眼色,唐国强立马跟着说道:“《高山》的剧本我没看过,我给您背一段赵蒙生给靳开来叙功时的对白吧。”

他说着,不等林朝阳说话,便拿起了腔调,说是背诵,实则是根据自己对于小说的想象进行表演。

唐国强先是平心静气,然后脸上的表情发生变化,带着几分哀伤,神色黯淡,眼中带着追忆之色,显然是已经抓住了人物的感觉。

“如果按个人取得的战果评的活,我们副连长绝对可以评为战斗英雄!”

如果他口袋里果真有一小本豪言壮语,那就更能宣扬出去!

可当我们如实把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写成材料报到团里,团里有人说:‘靳开来此人,思想境界一贯不高,是个牢骚大王。战前提他当副连长,他说让他去送死!再说,他是为一捆甘蔗死的,严重地破坏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且不说,死得不值得吆!’

唐国强一开口,声音低沉而悲愤,说到激动处,他的语气变得激昂,表情也变得愤懑。

叙功这段对白不长,说到最后提起团里人对于靳开来的轻蔑评价,他似乎入了戏,拳头狠狠的捶在课桌上,发出砰的一声响,充满了愤怒。

这一拳,还真就让林朝阳看到了几分受了委屈的英雄气。

表演结束,唐国强收敛了情绪,扭过头来望向林朝阳。

他见林朝阳面露沉吟,心中不免忐忑。

“这段表演是我看小说自己想出来的,肯定没有您剧本里写的精湛……”

林朝阳摆了摆手,“表演的不错,气势、气质都是对的。不过……”

听到“不过”两个字,唐国强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

其实听说了谢靳要拍《高山》,唐国强是打算亲自登门去找谢靳毛遂自荐的。

前两天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跟刘晓庆碰了面,那时候刚刚传出刘晓庆演慈禧的消息,两人聊着聊着唐国强就说起了想毛遂自荐出演《高山》的想法。

刘晓庆却说现在全国通过各种渠道和关系去找谢靳自荐的演员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他去了可能根本排不上号,唐国强一想也有道理。

可他要是不去毛遂自荐,又有什么办法呢?

这时刘晓庆对他说,“我有个办法!”

第284章 实属罕见

刘晓庆给唐国强出的不是什么高明办法,而是另辟蹊径。

眼下《高山下的花环》要拍电影,影坛一片骚动,跑到谢靳那寻求演出机会的演员如过江之鲫,名气比唐国强大的、关系比唐国强硬的、姿态比唐国强低的绝不在少数。

刘晓庆想到了前两天刚刚推荐她演了慈禧的林朝阳,对方恰好也是《高山》的原著作者兼编剧,对电影选角应该是很有份量的。

与其去谢靳那碰运气,还不如拜拜林朝阳这座真佛。

唐国强对刘晓庆的办法其实没多少信心,但他也明白,若是让他上门去找谢靳毛遂自荐,成功率恐怕更低。

脑海中的画面一闪而过,唐国强仍旧忐忑的望着林朝阳,等待着他的态度。

“……选角这事是导演说了算的。《高山》的影响力太大,最近跑到谢导那请托的人不少。

沪上的《青年报》还好事的开辟了一个专栏,叫‘请您为《花环》摄制组推荐演员人员’,把谢导搞的焦头烂额。”

听着林朝阳的话,唐国强不由得露出遗憾之色,看起来今天是没什么希望了。

见唐国强满脸失望,林朝阳又说道:“我说这话不是推辞,而是告诉你想演谢导电影的难度。你的事,我会跟谢导说的。”

闻言,唐国强心中升起一股希望,但同时理智又告诉他,林朝阳这话多半是客气的。

人家的话也许会帮忙带过去,但角色的事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尽管心中已经不抱希望,但唐国强还是礼貌的对林朝阳表示了一番感谢,三人又闲聊了几句。

刘晓庆见事已至此,朝林朝阳道了声谢,便准备提出告辞。

这时唐国强又从兜里掏出一封信来,对林朝阳说道:“这是我写的一封自荐信,您如果方便的话,请帮我带给谢导。我是有信心演好赵蒙生这个角色的,希望您和谢导能给我这个机会。”

言辞恳切的说完这番话,唐国强便告辞离去,颇有点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意思。

“朝阳同志,今天真是给您添麻烦了。”刘晓庆最后离开之前说了一句。

林朝阳笑了笑,“没什么。”

两人互相点了点头,刘晓庆离开了教室。

等出了文史楼,她撵上唐国强,埋怨道:“你拿那封信干什么?哪有你这样求人的。这边求着人家推荐你,然后又让人家拿着信交给导演,这摆明了是不信任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