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164节(2 / 2)

将梵高送回原时空,艾米本以为梵高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结局,但最后他还是自杀在了而立之年。

但与原来唯一的不同是,《奥维尔教堂》画中窗户上的那只怪兽没了,剧集在一种深沉而感伤的调子中结束。

林朝阳是《神秘博士》的忠实观众,当时看到这集电视剧时深受感动。

尤其是当剧集末尾,梵高站在法国奥赛博物馆当中,流泪满面的环顾那些他曾经呕心沥血、披肝沥胆所创作的画作,那个画面让林朝阳充满了震撼。

这个镜头在电视剧播出之后,也在后世的短视频平台上成为名场面。

《梵高之死》这部小说正是以《遇见梵高》为故事基础,但同时林朝阳又对故事进行了一些修改。

在他的小说中并没有神秘博士这样无所不能的人物,小说的主人公变成了一个热爱绘画的青年,但因为天赋所限,画作并不受人认可的颓废青年。

亚伦最崇拜的画家就是梵高,时常会把自己幻想成怀才不遇的梵高,因而逐渐变得愤世嫉俗。

一次画展上,他遇到了一群极端环保主义者纵火焚画,为了救画亚伦不顾一切的冲进了火场,却意外穿越到十九世纪的欧洲。

穿越后的故事情节林朝阳并没有做过多的改变,只是去掉了电视剧中的科幻元素,电视剧中的怪兽在小说中只是梵高的心魔,梵高在亚伦的帮助下最后战胜了自己的心魔。

亚伦本以为他改变了梵高的悲剧,但到最后他发现这只是一场他在昏迷之中的一场梦。

他只是在救画时被烧伤,呛入了毒烟,陷入了昏迷。

醒来后的亚伦怅然若失,梦中亚伦一直在对梵高说他在未来将会成为举世无双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备受世人推崇,可当时的梵高始终不肯相信,亚伦懊悔于没有让梵高亲眼见证他自己的辉煌成就。

亚伦出院后来到当初被纵火的美术馆,却惊奇的发现眼前的场面好像似曾相识。

一样的美术馆,一样的展览,一样的观众,一样的他。

看着一幅幅梵高的代表作仍完好无损的挂在那里,亚伦环顾四周,泪流满面。

在这一刻,时空交错,仿佛梵高亲临,亲眼目睹了自己的作品是如何受到世人的推崇和热爱。

小说最后,纵火的暴徒们如彩排好一般再次闯入美术馆,馆内迅速燃起熊熊烈火。

亚伦面对着火焰,再次舍身一跃。

《梵高之死》的故事以《遇见梵高》为蓝本,同时又借鉴了《达芬奇密码》的叙事风格和结构,剧情既是一场时空之旅,同时也是一次时空循环。

小说融入了意识流、科幻、悬疑等诸多元素,放在现如今的中国文坛,这样的写法已经不能用新奇来形容,而是完全打破了当代作家们的脑洞。

林朝阳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梵高之死》的风格。

“还是等小说发表了你自己看吧。”他最后说道。

陶玉墨听到他这话,有些不高兴,以为他在卖关子。

午饭吃完,陶玉墨被姐姐支使着去刷碗。

这个时候祝昌盛突然来到,一进门便激动的对林朝阳说道:“朝阳,《梵高之死》确定发表,就在一月这一期,一期发完,现在已经付印了。”

祝昌盛是专程来告诉林朝阳这个好消息的,毕竟当初是他信誓旦旦的跟林朝阳拍胸脯,说这部小说一定能在《当代》以高规格待遇发表的。

现在,他也算是信守了承诺。

“你们编辑部的效率够高的!”林朝阳高兴的说道。

祝昌盛灌了一口陶玉书递来的茶水,“你都不知道你这部小说在我们编辑部引起了多大的震撼!”

第175章 超越时代的才华

元旦刚过,工作日的早晨,位于朝内大街166号的人文社大院门口人来人往。

李曙光将自行车停到车棚里面,跟同事们挨个打着招呼进了楼。

他把公文包放下,用抹布擦了擦桌子,又去打了壶热水准备沏点茶,同事们陆续到来,有人伸着杯子跟他要水,李曙光一一给大家倒上。

“老李这服务,真是到位。”同事们玩笑道。

李曙光面上笑呵呵的跟大家闲聊了几句。

每天工作的前奏结束,他便坐了下来准备进入工作状态,他从办公桌右侧堆的一堆书稿当中抽出那份昨天还没审完的稿子。

翻到夹着书签的那一页,正打算继续看,却听见有人在叫他。

“老李!”

李曙光一开头,只见社里发行部的陈志和满脸笑容的站在门口。

“老陈啊,什么事这么高兴?”

“当然是好事。”陈志和走进办公室,坐在李曙光对面,拿起他还没来及收起来的茶叶罐。

“什么好事?”

陈志和笑而不语,李曙光会意的起身给他沏了杯茶,“这回能说了吧?”

陈志和得意的轻啜一口茶,不想却被烫了一下,哆嗦着嘴放下了茶杯。

“你这也太烫了。”

“刚打的热水,能不烫吗?说正事,什么好消息?”李曙光追问道。

“《赖子的夏天》卖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