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1 / 2)

然而北方战乱,南方又是疾苦,当地官员横行霸道、田税苛刻。

老汉一家无田可种,正巧这安井山多长野生药材,常有人过来采摘。他们便在这半山腰处建了间客栈,赚个半两银钱。

只是那点小钱也常被官府盯上。

沈阁乔探探脑袋,问道:“您说塞北平定,将军他救了您的孩子,是指后来您找到您的妻子和儿女了?”

王老汉点头,从开口讲述起,投向徐雍启的目光一直充斥感恩情绪。他道:“我们在南方落脚多年后,听闻塞北有位小将军战无不胜,后来小将军长为大将军,平定塞北。我抱着试探的心态写信到我们原本居住的地方,没想到真有了回信。”

“我的孩子们平安长在那里。”

沈阁乔问:“那您怎么不回塞北呢?”

王老汉无奈摇头:“没有盘缠。”

他抹掉褶皱眼角处的泪,嘱咐大儿子和小儿子好好招待,起身去给徐雍启他们做饭。

王老汉几乎要把家底翻过来,还因食物不够好而感到愧疚,道:“老翁这里没啥好东西,都是山上野生摘来、打来的,只能委屈将军您将就吃些。”

徐雍启摆摆手,“您随便弄些就好,不用麻烦。”

王老汉点头,但还执着地在那里翻箱底。

沈阁乔对王老汉说此地多野生药材的事很感兴趣,跑去询问小伙计这些相关。

徐雍墨、苏钰城和陈昔尧坐着,喝边缘都开裂茶盏里的水。

后面老汉和壮年男子忙忙碌碌,苏钰城往后瞧了眼,又去看眉目疏淡的徐雍启,忍不住感叹:

“七爷,不对,将军,没想到百姓如此感念您。”

他们过来这一路,或多或少感触到“塞北大将军”,在百姓心中的分量。

今日更是得以清晰一见。

徐雍墨捏着杯盏的手用力,边缘裂缝差一些就要割到他的手。他声音很是阴沉,“平定塞北又不是靠他一人力量,有那些人夸他还不够,你多嘴些什么?”

苏钰城撅了撅唇,低低“哦”了声,但眼睛里还是写着对徐雍启的崇拜。

徐雍墨捏着杯盏的手更用力,手背青筋都要暴起。

他觉得一直以来他都搞错了一件事,徐雍启在京都不受文人墨客推崇,他们认为他杀气太重、脾气也不好,若非不得已不会寻到徐雍启门下。

徐雍墨一直为此暗暗得意。

可今日有些明白过来。

一个帝王所需要的支持,不止来自朝中党派,更是来自田野乡间,来自像王老汉这样,一无所有却仍崇敬徐雍启的普通百姓。

可凭什么。

平定塞北又不是徐雍启一人功劳。

徐雍墨越想心底的火爎得越旺。他想起从前南疆少主给他的那瓶毒,好像也是时候用在徐雍启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