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古人直播日常 第131节(1 / 1)

(' 没出门的人都听愣了,有人问:“咋掉下去的?这孩子也不小了吧。” 大堂哥:“他们一伙娃娃闲出屁,跑去炸茅坑,那炮扔进去没响,以为是个哑炮,几个娃娃也是胆子大,还跑去看,炮一下子炸了,几个孩子被吓了一跳,晕头转向到处跑,徐家那娃不知道被谁给撞下去了,别的孩子跑去叫人……” 薛皎表情凝固,跑去看……炸了…… 冯飒跟她对视一眼,都是同一个念头,幸好没让自家孩子一起去玩儿,不然一个也逃不脱啊。 因为村里那群跑去炸厕所的屎小孩做对比,家里这些只是想玩玩煤球机的孩子,忽然就成了听话懂事的乖小孩儿,全家上下都很赞成他们在家玩玩煤就好,并给他们的行动提供了大力支持。 薛皎爷爷知道重孙子想带弟弟妹妹挣钱,特意说明只要蜂窝煤做出来,他就按照市场价跟重孙子重孙女们买。 还是薛皎大伯拦了一下,说到时候要验货,能烧起来才给结账。 奶奶给他们找了罩衣,免得弄脏衣裳招家长的骂。 其他的工具也是要什么给什么,但是因为他们是要做来挣钱的,这一回大人们不会再给他们提供任何人力帮助,什么活儿都要他们自己来。 “粉煤和泥不轻松,咱给做了吧?”薛皎二堂哥说。 二堂哥家生的是个女孩儿,虽然也皮实,但比薛文彦差远了,当爹的慈父心还没消磨完。 “别!”大伯母连忙拦着,“让他们自己来,做不动就让他们慢慢做,省得跑出去惹事,那个徐家的孩子,大过年的送到医院去了,糟心不糟心。” 大堂嫂也说:“没事,力气活有小彦,他个子高力气大,一身使不完的牛劲儿,用来干活比惹事强。” 这么一说,大人们算是统一战线了,做蜂窝煤这事彻底交给小朋友们,反正材料已经准备好了,工具也是现成的,他们自己做,做出来多少卖多少钱他们也自己分,大人们不插手了。 从赚点儿零花钱变成了带弟弟妹妹们赚大钱,薛文彦身上的责任感陡然加重了,也不敢冒冒然动手,开干之前还特意向太爷爷请教蜂窝煤该怎么做。 担心自己记岔了,还特意把弟弟妹妹,尤其是珍儿带上一起听。 薛爷爷觉得好笑,还是给重孙子仔仔细细讲了一遍流程,薛文彦一放假连书包都不想看的人,还调兵遣将,安排周亮亮找了纸笔记笔记。 于是,薛皎在楼上写卷子的时候,楼下的孩子们顶着花猫脸在又锤又打的粉碎煤粉。 这煤粉也是乡下小作坊送来的,说是煤粉,其实并不算粉,里头还混杂着许多大的块状煤,做蜂窝煤需要先把这些煤再粉一遍。 力气活儿薛文彦这个当大哥的,当仁不让的做了,他举着一个超大的棒槌,卖力地砸砸砸,其他小孩儿也卖力地捣捣捣,就连薛珍,奶奶都给她找了个小锤子,让她蹲在一边慢慢砸,有点儿参与感。 [天幕留学生:终于有一个咱们能跟着学的了,已经买到煤炭了,准备跟做蜂窝煤。] [不是有大人说朝廷采到煤炭都用来冶铁了,怎么买到的煤炭。] [天幕留学生:那就不知道了,反正还挺好买的。] [考的全会蒙的全对:嘿嘿,咱就知道天幕上一有新鲜玩意儿,咱小民赚钱的机会就来了,之前卖薄荷叶,如今挖黄泥,也小赚一笔。] [真的蒙的全对吗?羡慕。] [黄泥巴还能卖?那又不值钱,随便去挖一挖就有了,咋还能卖钱。] [真能卖吗?要是卖不出去,这大冬天的,不是白费力气。] [自强少年郎:人家钱都赚到手了,你们还在纠结能不能赚钱……] [家财万贯:让下人买了煤和黄泥,正在同步跟做。] [俺们村里人也捡了煤,挖了泥,回头制成蜂窝煤,咱冬天就多了个能取暖的燃料了。] [昵称最多九个字我试:没有天人那个专门烧蜂窝煤的长筒炉子,你们如何烧蜂窝煤?制出来也是白费。] [赛诸葛:在下让匠人研究过,天人的煤炉子似乎用的是铁,但并非一定要用铁炉子,只要炉子形状相似且耐烧隔温即可。] [啥意思?] [小诸葛:耐烧的泥炉子亦可。] [丰朝第一铁匠:那铁炉子也简单,并非全铁,里头还有其他材料,我试一试,能制。] [丰朝第一铁匠?好大的口气!] [呵呵,我师父尚且不敢自称‘丰朝第一’,哪来的胆大包天之人,竟然如此自称。] [丰朝第一铁匠:天幕都不管我,你管我,咱有此志气不行吗?你们要是看不惯,那就看不惯呗,谁让咱天幕考试过了,还先取了这个昵称。] [四方书坊收题人:收二次天幕考试试题,带昵称的来,‘第一铁匠’卖题吗?有未收录的题高价收。] [哟,这不是收题人吗?不收猪蹄啦。] [丰朝 ', ' ')(' 最强铁匠:好好好,咱们就来比一比,看看谁先制出天人这蜂窝煤炉子。] [铁匠刘大锤:打个炉子搞得跟有多难似的,咱当初制那客人定做的铁自行车链,可比一个煤炉子难多了。] [既然做个铁炉子很简单,为何诸葛先生还要让匠人用其他材料?他又不是用不起铁。] [莫愁前路无知己:诸葛先生用得起,百姓用不起。] [是啊,要是泥炉子,我家里还能买一个,铁炉子是想都不敢想的。] [诸葛先生好人啊,教我们发豆芽,我们发出来的豆芽已经卖了一茬,冬日里鲜蔬好卖,这点儿豆芽足足换回一家五口十日口粮。] [能卖这么多钱?哎呀早知道我也发豆芽了,怕豆芽发不出来浪费豆子,可惜了。] [猛踹瘸子的好腿:你就是前面那个挖泥巴怕白费力气的人吧?] [你咋知道?] [猛踹瘸子的好腿:呵呵。] …… 薛皎被叫下楼吃饭,一群花猫脸小朋友正排队洗手洗脸。 薛皎好奇地问:“干的怎么样了?做了多少蜂窝煤了。” 冯英笑道:“干得挺好,砸了快两小时的煤,做了……你自己看吧。” 薛皎探头看了一眼,喔嚯,零个,黄泥巴都还没和起来。 “小朋友们还怪有耐心的。”薛皎夸赞道。 冯飒听见,笑哈哈道:“哪啊,干了半小时就受不了累了,他们薛老大自掏腰包,给弟弟妹妹们先发了一波福利。” “哈?”薛皎被逗笑了,她大侄子还怪有决心。 正说着话呢,洗干净手脸的薛珍跑过来,举着两枚硬币要给薛皎。 薛皎:“哪来的钱?” “珍儿挣的!”薛珍抬头挺胸,“砸煤挣的,给妈妈用。” 薛皎感动坏了,抱着她宝宝亲亲,但是孩子的辛苦费只收了一块,让她自己留了一块。 冯飒羡慕不已,正想问问周亮亮挣了多少,扭头一看,她好大儿捂着口袋,一脸警惕地看着她。 冯飒:…… 切,我还差你那点儿小钱,给我也不要。 周亮亮心痛地掏出两枚硬币:“妈,给你,你跟我爸分吧。” 冯飒都惊了:“都给我?” 她儿子怎么突然这么大方。 “没有都。”薛珍摇着小脑袋,“哥哥挣四个钱钱。” 周亮亮急得跳脚:“妈,小姨都给妹妹留了一半,你也给我留一半吧,男人身上不能没钱!” 薛皎:噗…… 冯飒也被逗笑了:“你这话跟谁学的,还有,为啥妹妹两块,你四块?” “彦哥说的。”周亮亮仰着头:“妹妹小,力气也小,当然拿得少,我力气大,干得多,就拿得多。” 好好好,薛老大不愧是薛老大,是有点儿管理才能在身上的。 到了饭桌上大家一交流才知道,今天下午干活的娃娃们,多多少少都拿到了“薛老大”预支的工资,因而干劲儿颇足,要不是家长们不让,晚上得点着灯继续干。 虽然钱不多,跟他们即将拿到手的压岁钱没法比,但这可是他们自己挣的!意义不一样。 今天起早赶集,又干了体力活,小朋友们都累坏了,吃过晚饭早早开始犯困。 薛皎这段时间没怎么跟女儿相处,抱着孩子哄她睡觉,珍儿听了半个故事就开始犯困,眼睛阖上了,越发显得睫毛长而卷翘,薛皎正盯着女儿的睡颜出神,忽然见她又半睁开眼睛。 “怎么了宝宝?” “没有看哪吒……” 薛皎哭笑不得,这还惦记着呢。 “没事,不着急,什么时候想看妈妈给你放。” 薛珍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眼睛闭上,这次彻底睡着了。 薛皎等了一会儿,确定孩子睡熟了,才回到她房间继续写卷子背书做题。 第二天,薛皎还是浅睡了个懒觉,多睡了一个小时。 起床后站在床边背了会儿书,隐约听见窗外有声音传来,像小孩子的声音,她拉开窗户,寒风立刻顺着窗缝钻进来,冻得薛皎打了个寒噤,刚才听到的声音也变大了。 不是她的错觉,是真有小孩子们在讲话,楼下院子里,这群小娃娃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的,已经干上活了。 昨晚薛皎看到的煤是煤泥是泥,现在已经开始和煤粉和黄泥了。 [今天一大早天幕亮起来,我还以为是天女娘娘又起早了,抬头一看,原来是小天女。] [我说天幕亮了,我邻居还不信,非说我瞎说。] [都这时候了,还有人第一次考试没考过啊?] [那可多了,我们县城那个赌鬼,一天到晚在赌桌上,啥都记不住。] [这种人没救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天女娘娘下凡都救不了他们。] [幸好天女娘娘醒了,小天女这边的分 ', ' ')(' 屏时长,我快用光了。] [其实这一段可以不看,就是把煤粉加水同黄泥混合,娃娃们力气小,干的时间长,其实没做啥。] [说得简单,不看怎么知道要多少煤多少泥,又要加多少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