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祝寿(1 / 2)
('拜托,只是好心送她回家而已,不用防贼似地瞪眼吧。
韩瑞随车来到温香小筑,正惊讶于这里的清幽环境,杏柳成荫,花繁叶茂,听闻绛真返回,院里的婢女连忙出迎,却发现她已经醉昏睡下,旁边还有个陌生男子,立即警惕起来,一边回屋禀报管家郑姨,一边向韩瑞投以审视的目光。
片刻,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子从院内走出,一袭及地纱裙,裙角绣着几朵月季花,清雅又不失朴素,长得并非美艳倾城,但也清秀美丽,特别是那双眼睛,平静而温柔如水,看久了似要沉醉其中,正是男人心目中梦寐以求的贤妻良母的类型。
细步走来,悄无声息,却是急快,走到车厢旁边,仔细打量,暗暗检查绛真身上的衣裳,没有发生丝毫端倪,郑姨松了口气,唤两个婢女搀扶绛真回院,才转身笑道:“这位郎君,谢谢你送我家小姐回来,却未请教该如何称呼,待小姐醒来,也好亲自道谢。”
“我叫韩瑞。”觉得有必要解释下,韩瑞微笑道:“早晨的时候,送位友人离去,遇到绛真姑娘,她的心情似乎不怎么舒畅,邀请去饮酒,我也不好拒绝……,一时劝之不及,就变成这般模样,所以顺道送她回来了。”
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回望了眼婢女搀扶的绛真,郑姨含笑说道:“原来是韩郎君,久闻大名,昨日小姐到你处拜访,今日郎君前来,按礼本应盛情款待,可是小姐却……真是失礼了。”
韩瑞当然不会介意,笑着说道:“现在还是先照顾好绛真姑娘吧,以后会有机会的,没事的话我就告辞了。”
客气两句,没人挽留,韩瑞也没有逛城的兴趣,直接坐船回家,到村边的时候,让船夫稍等,叫个仆僮付了钱,趁时辰尚早,顺便再让他赶去城中,把酒账结了,傍晚时分,老者留下的那张请柬,理所当然地摆在了韩瑞案前。
“谁的请柬?”韩瑞好奇问道。
仆僮摇头,老实说道:“这是酒馆掌柜让我带回来的,此外,还有这条纱巾,也让我带回,说是托郎君物归原主。”
纱巾轻薄,丝质极佳,手感很好,幽香扑来,又在韩瑞心里勾起阵阵涟漪,思绪迷失了下,清醒过来,意识到神思恍惚,连忙挥手掩饰说道:“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眼神闪烁,探视的目光别过他处,仆僮暗叹,带着满腹好奇与疑惑,慢慢退下。
沉吟片刻,把纱巾放到旁边,轻手打开请柬,发现是张寿贴,时间地点略去不提,主要是寿星翁的名字,让韩瑞有些惊讶。
扬州官学学政,颜师友,这个名字,韩瑞并没有感到陌生,因为不仅是听过钱丰提起,就连管家韩晦,平时也时常感叹,扬州的大儒,论德才与品德,以颜学政第一。
祖父颜之推,是南北朝至隋朝之间,少有的家、教育家,其代表著作就是大名鼎鼎的《颜氏家训》,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影响。
家学渊源,颜师友的学问自然不差,出身名门士族,却不喜为官,尤好教书育人,自接任扬州官学学政职位之后,培养了大批门生,每年考中进士、秀才的不在少数,这样的背景与影响力,恐怕连扬州刺史、别驾都稍逊不如。
名士之流,地位超然,素昧平生,怎么会给自己送来请柬,韩瑞莫明其妙,再去招问仆僮,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百思不解,韩瑞也没有钻牛角尖,又把请柬丢到旁边,懒洋洋问道:“都快七天了,还没见管家回来么?”
“没有。”仆僮摇头,连忙说道:“郎君放心,村口河道,都有人盯梢,只有见到管家身影,立即回来汇报郎君知道。”
哦,韩瑞应声,让仆僮下去,百般无聊,随意从屋中架上抽了本书籍,仔细起来,准备翻看几篇,就熄灯睡觉,古代的娱乐活动本来就少,况且还是在乡村之中,被逼无奈,韩瑞也养成了这个好习惯。
其实,在未穿越之前,卧病在榻的韩瑞,也有这种习惯,屋里堆积如山的书籍,大多都有被翻阅过的痕迹,这也是附身之后,韩瑞随口说出举例各种逸闻典故之时,韩晦没有觉得奇怪质疑的原因。
一晃又是三天过去,还没见韩晦回来,韩瑞心里倒不至于担忧,不过多少存有一丝片缕的阴郁,别真是一去不复返了吧。
旁边的阿福察颜观色,开口劝说道:“郎君,往年管家回家也是没个准数,有时提前回来,有时会拖延几天,别太担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唔,韩瑞不说话,鼻腔喷出个声音,继续低头看书。
搔搔脑袋,阿福继续提议道:“郎君,要不,再练会剑术?”
“不!”
半响,在阿福不懈势力下,才有个回音,起码能让他顺杆说道:“也对,郎君练了一个时辰,也乏了,那明日再说……”
没词了,又是一阵挠头搔脸,东张西望,看到桌案上的那张请柬,阿福眼睛顿时亮了,连忙说道:“郎君,有人请喝喜宴,好像就是今日。”
喜宴,心中微动,韩瑞抬起头来,想了一下,觉得这个主意似乎不错,反正没有别的事情要做,在见识唐代风俗人情的同时,还能混吃混喝,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有了决定,其他行动自然不慢,当韩瑞换好衣裳,仆僮就准备了份普通的祝寿常礼,在村口河边等候不久,就有过往的客船经过,招手上去,不久之后,就来到扬州城外。
下船,改坐相对窄小的乌蓬舟,按照请柬上的地址,顺着扬州城外曲折通幽的河道,小舟悠悠来到一处林深叶茂,依山伴水的庄园前面。
这里环境优美,河水清澈见底,大大小小的卵石清晰可见,成群结队的小鱼惬意巡游,一条精致的石桥横架小河,两旁植满杨柳杏木,晨风轻拂,枝叶摇曳,微波粼粼,景观有说不出的美丽。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yaqush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二三月份,正是杏花盛开时节,上岸之后,韩瑞沿着石桥微步行走,迎面扑来就是杂着杏花的芬芳,杨柳吐青,天气转暖,春风拂面,景色醉人,伴着杨柳的清香,剪剪轻风细细,悠然徜徉春色里,感觉是何等的惬意。
手提竹篮,韩瑞顺着林荫道,向庄园走去,晨雾未散,一阵清风卷来,枝叶纷纷扬扬,洁白/粉红的娇嫩花瓣花蕊,当空飘舞,犹如雨雪,濑濑下落,携带着夜里沾染的晶莹露珠,滴打在韩瑞身上,留印痕。
就当韩瑞沉醉于林荫美景之时,庄园内外,却是另外的情形。
今日是颜师友寿辰,官学的书生士子私底下曾有传言,如果得到学政的赏识,就等于一只脚跨进了官门,只要把另一只脚收进来即可,虽然事实未必就是如此,但是也可以从中看出颜师友的不凡之处来。
其实最关键的在于,只要与他打好关系,搭上了线,就可以通过这条渠道,认识远在京城的秘书少监颜师古,日后参加科举自然轻易些,说是坦途也不为过。
所以,这个时候,颜家庄园热闹非常,东方刚刚吐白,就已经挤满了前来贺寿的士子,现在更甚,连庄园也容纳不下众多的来宾,只能安置在院前屋后的空地上,几十个年轻人围在一起,都是官学里的书生士子,自然免不了说古论今、谈天说地的事情,或是同乡,或是同窗好友,三五成群的围在一起,高谈阔论不绝于耳。
但是也有不合群的几人,他们并非生性孤癖,不愿与人交谈,旁边有人招呼问好,几人也知道温和回礼,但却不知为何原因,没有加入聊天的队伍中,而是在院前前转悠,防贼似地打量进来的每位宾客,仔细查验请柬,幸好态度不错,彬彬有礼,不然大家还以为他们是在寻找仇人呢。
这只是个小插曲,旁人识得,这几人是颜师友的得意门生,以为他们之所以这么尽心尽责,一是怕有些闲杂人等混进寿宴捣乱,更主要的还是为了在人前表现一番,让大家知道他们与颜家的关系有多么的亲密无间。
毕竟,反客为主的行为,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对此,底下众人神情各异,或平静无波,或表示不屑,其实心中不知道有多么的羡慕与妒嫉,然而,他们却是误会了,若是有人听到位这几人之间的对话,就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丁兄,怎么样,找到那人了没有?”
“没见。”
“唉,都怪那伙计,长得什么模样也说得不清不楚的,叫人怎么认。”
“请柬,那张请柬,老师的笔迹大家都认得吧。”
几人齐声答应,摇了摇头,清醒几分,继续探查,宴客的请柬是发出几百张,不过由颜师友亲自撰写的,却寥寥无几,都是扬州的高官名士之流,他们自然认识,现在只要找出那个从未见过的人即可。
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是易事,大儒颜师友做寿的消息,早在扬州城传遍了,自觉有点身份,不管有没有关系,得没得到请柬的,都提着礼物前来,算准了在这喜庆时刻,颜家绝对不会将客人拒之门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才一个上午,就拥来百多号人,让几人看得眼睛酸麻,泪水直流,依然找不出玷污佳人的混账,暗暗怀疑自己是否看漏了,心里烦躁,不过几人还是不肯放弃,揉搓着眼睛,抹去泪痕,继续辨认。
人流实在太多,如浪涌般进来,一波接着一波,使得几人应接不暇,最后想到一个比较省时省力的办法,那就是先观看请柬,待发现颜师友笔迹那份时,才抬头看望来人,不过结果却往往让他们失望,慢慢地,几人精神疲惫不堪,观看请柬的动作成了机械似的本能。
这时,又来了个客人,一个青年随手接过请柬,习惯性的瞄了眼,又递了回去,一边抬头,一边懒洋洋说道:“欢迎贵客莅临,请进……等等,就是他!”失声惊叫,青年伸手指着韩瑞,激动的模样,仿佛是见到了失散已久的亲人。
“……请柬……人,不对……终于找到了。”青年语无伦次的对旁边同伴说道,充满了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兴奋。
瞬间,几个青年精神焕发,挤到那人身边,争抢观看请柬,确实是老师笔迹无疑,再对照韩瑞模样,的确没有见过,这般说来,此人毫无疑问,就是大家要找的罪魁祸首。
“诸位,怎么,有事情要我帮忙?”韩瑞试问道,也是一阵莫明其妙,不明白什么地方出了问题,难道是请柬不对,是某人的恶作剧,自己上当受骗了?
“就是你……”似乎害怕韩瑞逃之夭夭,几个青年连忙上前,团团把韩瑞围住,一时之间却是愣住了,面面相觑,这也是读书人的通病,做事往往不经过深思熟虑,仅凭一时冲动,没有周详的计划,现在人是找着了,接下来,反而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
群殴?不行,念头冒起,就立即让几个青年否决了,觉得像这种有儒斯文的事情,岂是我辈中人所为,不准他参加寿宴,想法很诱人,但是也难为,他们还没有这个胆子,敢把老师请来的客人轰走。
“没事,那我走了?”韩瑞皱眉说道。
“不行。”几个青年齐声拒绝,不过什么也不做,直接放过通行,他们更加不愿意,这么办的话,且不说玷辱美人的事情,单是劳累了大半天,却得到庸碌无为的结果,几人无论如何也是不甘心的。
就在他们僵持的时候,也引起旁边一些书生士子的注意,不过只是惊疑而已,并没有过来问个究竟,不过这时又来了位客人,身后有三五仆僮,提拿着几匹喜幛彩带,疾步走来,远远就笑脸说道:“几位师兄,小弟回来了,迟了一些,还请恕罪,幸好没有耽搁……是你!”
“你们认识?”一个青年皱眉道,那么倒是可以通融,暂时放他一马,同时也可以趁机下台。
哪位书友有空,请到三江页面帮我投票,支持一下,最重要的当然是收藏与推荐,谢谢。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yaqush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有数面之缘。”来人回了句,心里却寻思,怎么到哪都遇见他,毫不客气对韩瑞说道:“你怎么在这,钱丰带你来的?”
真是冤家路窄,韩瑞的想法也差不多,但没有表现出现,只是微笑说道:“颜学政派人送来请柬,邀请我参加宴会,岂敢不给面子。”
“颜学政请你来!”来人哈哈大笑,鄙视道:“撒谎也不眨眼,别忘了你是什么身份,一个乡野村……田舍郎,你怎么会,不,应该说,颜学政怎么会知道你是谁。”
“周玮,这事不仅是你,我也觉得奇怪。”韩瑞也不生气,淡笑道:“无缘无故的,请柬怎么送到我家了,或许真是一场误会,那样的话,我就先回去了。”
反正也不稀罕参加什么宴会,特别还有个冤家对头在,所以韩瑞表现得很干脆,转身就要离开,才走了几步,却见周玮目光闪烁,突然叫道:“站住,你不能走。”
韩瑞不解止步,回身问道:“又怎么了?”
“刚才说是颜学政请你来,现在又说是一场误会,前言不搭后语,急着要走,很让人怀疑……”周玮断然说道:“你此次前来,必是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说,盗窃。”
盗窃,那岂不是贼人,院前的年轻人纷纷围了上来,对着韩瑞指指点点,眼睛里充满了怀疑,还有深深的不屑。
这小子,倒是懂得找住时机栽赃陷害,韩瑞气结,瞪了眼周玮,再次觉得,他的人品确实和钱丰说的一样,不是差劲,而是坏透了。
不辜负韩瑞的评价,周玮眼睛掠过一丝得意,继续义正词严道:“诸位都知道,今天是颜学政他老人家的寿辰,前来祝贺的宾客云集,人多混杂,难免有疏漏的时候,一些贼人自然起了别样心思,想要趁机渔利。
“我这么说,大家可能不高兴,觉得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是为了颜学政的寿辰能举办圆满,这个小人我做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于周玮这番真心陷构,假意凛然的言语,旁人听了,却觉得十分有理,纷纷开口附和,认为此事不得不防。
嘴角勾起得意笑容,周玮拱手朝四方示意,突然伸手指向韩瑞,大声道:“你说,身份不明,来意也不明,忽然来此,是何目的。”
“是呀,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人,你们认识吗?”
“没有,没有……”
“不是官学的。”
众人一阵摇头,看韩瑞的目光也愈加的不善,当然,也有几人知道怎么回事,相互对视片刻,很有默契地闭口不言,还悄无声息地退到后面藏匿起来。
“如果我说,是仰慕颜学政的学问,听闻他老人家过寿辰,特来祝贺的,你们应该不会信吧?”韩瑞苦笑摇头,扬着手里的请柬,辩解说道:“我有请柬的。”
“假的。”根本没想,周玮立即脱口咬定,觉得请柬多半是钱丰那张,眨了下眼睛,忽然笑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肯定有同伙。”
周玮的心思十分简单,不管请柬是真是假,先认定是假的,只要查出此事与钱丰有关,那更加合他心意,栽他一个勾结外人,图谋不轨的罪名,看他以后怎么在官学里待,哪怕最后事情水落石出,也够他受的了。
解释不通,身正不怕影子斜,韩瑞干脆说道:“认定我是贼,那你们有什么证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众人顿时无语,发现大家真有些盲从了,毕竟人家连门都没有进,哪里有偷盗的机会。
“嘿,这不过是开脱之词,若不是给人认破,你能有这么从容。”眼睛一转,周玮冷笑道:“见势不妙,就想抽身离开,天下哪有这让便宜的事情,为防患于未然,我觉得有必要关你几日,待你证明了自己的清白,才能回去。”
防患于未然,韩瑞眼睛圆睁,靠,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这分明就是孔子诛少正卯那套,身为儒家门徒,周玮玩得还真是顺溜。
就当韩瑞忍无可忍,准备暴起之时,一个清亮的声音突兀传来:“怎么回事,都聚在一起要做些什么?”
“孟先生。”闻声而望,众人连忙行礼,这人的来头也不小,不仅是颜师友的知交,更是扬州有名的大儒名士,在江南士林的威望也不比颜师友差多少,哪个敢有所不恭,明日准被大帮读书士子的唾沫淹死。
捋着一把修长漂亮的髯须,孟东明笑道:“怎么都在外头,不会是做错了事情,让颜老头赶出来了?”
他敢说笑,众人可不敢搭腔,连忙整齐摇头。
“那还不进去,寿宴快要开始了吧。”孟东明含笑道:“先进去占好席位,免得开宴的时候,席案爆满,挤之不入,美味都让人尝尽了。”
一阵哄笑,有人清楚孟东明的脾性,回应说道:“我们不担心,只要跟着孟先生,还怕吃不到美味。”
孟东明吹胡子瞪眼,故作生气,笑骂道:“跟我做什么,你们是颜老头门下的学生,不会找他去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玩笑几句,孟东明挥袖笑道:“行了,今日是颜老头的寿辰,给他几分薄面,不骂他了,你们也是,没事的话,就散了吧,挡着大门,是否要将我拒之门外呀。”
孟东明的话十分管用,围观的众人,一边轻笑,一边慢慢地散布开来,而周玮却有些不死心,大胆上前说道:“孟先生,这人……”
微微挥手,示意周玮不必多说,孟东明刚才也听了几句,大略了解事情的经过,常言道,做贼心虚,以他多年的人生阅历,自然要瞧出韩瑞的举止,并没有心虚害怕的表现,似乎是受了冤枉。
当然,孟东明也不武断,微微招手,让韩瑞过来,微笑道:“小哥,是哪里人呀,你说的请柬,能否给我一看。”
“东郊十里韩家村人士。”有人出来,好像是主持公道的,韩瑞自然心平气和回答,而且微笑说道:“与他还是同乡,只不过几年不见,他似乎认不出我来了。”
哼,周玮暗恨,别过头去,实在是太过容易打听,他不敢否认这个事实。
过请柬,低头观看,孟东明有点儿惊讶。
“怎样,我就说请柬是假的吧。”周玮听声,连忙回头,十分得意道:“这种小人,应该拉他去见官,关在大牢里悔过自新,免得出来害人。”
觉得本书可以入眼,请顺手收藏、推荐,谢谢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yaqush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这时,旁边的书生士子还没有走完,见状又围了上来,盯住韩瑞,就等着孟东明一句话了,然而出乎大家的意料,孟东明突然没了音响,只是上上下下打量韩瑞,好像是在看什么稀罕之物。
周玮沉不住气,开口说道:“孟先生,他纵然不是贼人,也是骗子,敢伪造请柬,意图混进宴席,不知安了什么心……”
“谁说是假的。”孟东明说道:“其他的不好说,这张请柬却是真得不能再真了。”
“为何?”有人好奇问道。
“是颜老头亲笔所写,还能有假。”孟东明说着,再次打量韩瑞,奇怪说道:“不过,小哥是什么人物,能得到这张由颜老头亲自动笔书写请柬,身份应该不简单吧。”
啊,众人惊讶,立即明白了这张请柬的分量,脑袋摇摆,齐齐看向韩瑞,难道他是出身名门的世家大族子弟。
请柬不同,待遇自然有所差别,由颜师友亲笔所写的请柬,进门之后,享受的自然是贵宾似服务,能有这个待遇的,人数绝对不会很多,孟东明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才让他惊讶于韩瑞的身份。
不要怀疑,在等级社会之中,上下有别的观念深入人心,更是习以平常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同是赴宴,这帮先来的年轻士子在外面逗留,而有些迟到的达官贵人却在里面安坐的原因,待遇不同,并没有让他们反感愤然,反而起到激励的作用,相信总有一天,凭借自己的努力,挤身于其中。
“不可能。”韩瑞还没有回答,旁边的周玮就惊叫起来:“他能有什么身份,不过是一介乡野村夫,白丁一个,怎么会有学政的请柬,肯定是偷来的。”
偷的?也不能排除这个可能,或许是先入为主,或许是出于羡慕嫉妒,反正众人心里依然存有怀疑,而知情的几个青年,却保持沉默,没有开口解释,好像要看韩瑞的笑话。
“诶,周玮,怎么说大家都是老乡,不帮腔也就罢了,没有必要这样毒吧。”韩瑞不悦说道:“开口就盖顶大帽子,不是偷,就是抢,难道就不能是别的原因么,比如说颜大儒见我天生聪明,才华横溢,所以送张请柬给我参加他的寿宴,好和他探讨学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你……哈哈,恐怕连字都没认识几个,还想和颜学政探讨学问。”周玮疯狂大笑,眼角都要冒出泪水来。
旁边众人也不信,纷纷摇头,出言嘲讽,觉得韩瑞太过妄自尊大,不知天高地厚。
“为什么不能。”韩瑞认真说道:“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还有不耻下问的时候,难道说颜大儒的学问已经达到极境,不用再学习了。”
“自然不是,学无止境,谅颜老头也不敢言自己已经穷极天下学问了。”孟东明答道,众人的嘲讽笑声也渐渐停歇下来。
“你在混淆视听。”迟疑了下,周玮哼声骂道:“我们是在说你没有资格与颜学政探讨学问,别把话题岔开了。”
这小子也不笨,瞄了眼周玮,韩瑞朗声说道:“有没有资格,你说了不算。”停顿了下,知道会有人反驳,连忙再加了句:“当然,我说了也不算,最好能把颜大儒请出来,让他来做这个决定。”
有道是阎王好惹,小鬼难缠,韩瑞而且相信孟东明的话,既然这张请柬是颜师友亲笔写的,就不怕他不认,至于是不是他给自己的,韩瑞问心无愧,没有必要害怕。
似乎有些道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想的,起码周玮不是,一听就嗤之以鼻道:“颜学政是什么人物,今日的寿星,现在在屋里忙不过来,哪里有空理你。”
韩瑞微笑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不多加打扰,先回去了。”
“瞧,露出马脚了吧。”周玮嘲讽说道:“说到底还是心虚害怕,想跑。”
“得,进去你们不给,要回去也不行。”韩瑞抱手说道:“明说了吧,你们想怎么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依老夫之见,此事也简单。”微微压手,示意众人暂时停声,孟东明和气说道:“还是进去知会师友兄,具体怎么回事,自然清楚明白。”
孟东明开口了,众人当然没有别的意见,只不过有几个人的表情却突然变坏了,周玮更是心有不甘,以他对颜师友的了解,知道不管事情的来龙去脉是什么,在此喜庆寿辰之时,颜师友肯定含笑揭过,最后多半会不了之,那太便宜韩瑞了。
浪费诸多唇,连一个小村夫也奈何不了,让周玮情何以堪,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连忙说道:“孟先生,些微小事,真的不用麻烦颜学政了,只要稍微一试,就可以知道他所说到底是真是假。”
“怎么试法?”孟东明饶有兴趣道。
“简单。”有人接口说道:“他不是说要与颜学政探讨学问么,那就作首诗来,让我们评定鉴赏,看他是否有这个资格。”
“善!”
说到书生士子最感兴趣的事情,那莫过于吟诗作赋了,那人的提议,立即得到众人一致叫好,然而,不仅几个知情青年,就连周玮的脸色也大变,连忙叫道:“不用作诗,让他说出颜学政长什么模样即可。”
可惜,在一片嘈杂声之中,周玮的话如同滴水进海,瞬间淹没其中。
其实,周玮已经醒起,在扬州传诵不歇的折花吟,就是出自韩瑞之手,这么说来,请柬真有可能是颜师友送出的,不过,到了现在,真成了骑虎难下,没有办法,只能硬撑下去。
伸手示意,众人的声音渐弱,孟东明笑道:“小哥,你觉得如何?”
“没有问题,诗词文章,那是我的拿手好戏。”韩瑞笑道,大言不惭的模样,让不少人心生反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光说谁不会,快些作吧,我们洗耳恭听……”
“听好了,第一句。”韩瑞偏头想了下,指着附近林荫茂密的河边蓬船,微笑说道:“古木阴中系短篷……。”
“嗯,倒也应景。”孟东明评价道。
“一般。”
“别停,继续呀。”
在催促声中,韩瑞扬起手中竹篮,笑吟道:“我提竹篮过桥东。”
“哈哈……这算什么诗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