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贵客?(2 / 2)

又是孟东明挥止了斥喝之声,和气笑道:“不与他们计较,那可否说与我听。”

“当然可以。”韩瑞轻轻笑道:“但你可要站稳了,听了别沉迷醉倒了。”

“放心,老骨头还算结实,倒不了。”孟东明回答,再次制止旁人的冷嘲热讽,露出浓郁的好奇之色,做出侧耳聆听之态。

“那我就要吟诵了。”沉默了下,韩瑞敛容,悠悠吟咏:“古木阴中系短篷,我提竹篮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十万字,已经半肥,可杀,也可以慢慢养着,求收藏。

推荐好友力作,未来智能,讲述来自一千五百年后智能学习仪的故事。

[bookid=1807800,bookname=《未来智能》]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yaqush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拜托,只是好心送她回家而已,不用防贼似地瞪眼吧。

韩瑞随车来到温香小筑,正惊讶于这里的清幽环境,杏柳成荫,花繁叶茂,听闻绛真返回,院里的婢女连忙出迎,却发现她已经醉昏睡下,旁边还有个陌生男子,立即警惕起来,一边回屋禀报管家郑姨,一边向韩瑞投以审视的目光。

片刻,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子从院内走出,一袭及地纱裙,裙角绣着几朵月季花,清雅又不失朴素,长得并非美艳倾城,但也清秀美丽,特别是那双眼睛,平静而温柔如水,看久了似要沉醉其中,正是男人心目中梦寐以求的贤妻良母的类型。

细步走来,悄无声息,却是急快,走到车厢旁边,仔细打量,暗暗检查绛真身上的衣裳,没有发生丝毫端倪,郑姨松了口气,唤两个婢女搀扶绛真回院,才转身笑道:“这位郎君,谢谢你送我家小姐回来,却未请教该如何称呼,待小姐醒来,也好亲自道谢。”

“我叫韩瑞。”觉得有必要解释下,韩瑞微笑道:“早晨的时候,送位友人离去,遇到绛真姑娘,她的心情似乎不怎么舒畅,邀请去饮酒,我也不好拒绝……,一时劝之不及,就变成这般模样,所以顺道送她回来了。”

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回望了眼婢女搀扶的绛真,郑姨含笑说道:“原来是韩郎君,久闻大名,昨日小姐到你处拜访,今日郎君前来,按礼本应盛情款待,可是小姐却……真是失礼了。”

韩瑞当然不会介意,笑着说道:“现在还是先照顾好绛真姑娘吧,以后会有机会的,没事的话我就告辞了。”

客气两句,没人挽留,韩瑞也没有逛城的兴趣,直接坐船回家,到村边的时候,让船夫稍等,叫个仆僮付了钱,趁时辰尚早,顺便再让他赶去城中,把酒账结了,傍晚时分,老者留下的那张请柬,理所当然地摆在了韩瑞案前。

“谁的请柬?”韩瑞好奇问道。

仆僮摇头,老实说道:“这是酒馆掌柜让我带回来的,此外,还有这条纱巾,也让我带回,说是托郎君物归原主。”

纱巾轻薄,丝质极佳,手感很好,幽香扑来,又在韩瑞心里勾起阵阵涟漪,思绪迷失了下,清醒过来,意识到神思恍惚,连忙挥手掩饰说道:“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眼神闪烁,探视的目光别过他处,仆僮暗叹,带着满腹好奇与疑惑,慢慢退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沉吟片刻,把纱巾放到旁边,轻手打开请柬,发现是张寿贴,时间地点略去不提,主要是寿星翁的名字,让韩瑞有些惊讶。

扬州官学学政,颜师友,这个名字,韩瑞并没有感到陌生,因为不仅是听过钱丰提起,就连管家韩晦,平时也时常感叹,扬州的大儒,论德才与品德,以颜学政第一。

祖父颜之推,是南北朝至隋朝之间,少有的文学家、教育家,其代表著作就是大名鼎鼎的《颜氏家训》,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影响。

家学渊源,颜师友的学问自然不差,出身名门士族,却不喜为官,尤好教书育人,自接任扬州官学学政职位之后,培养了大批门生,每年考中进士、秀才的不在少数,这样的背景与影响力,恐怕连扬州刺史、别驾都稍逊不如。

名士之流,地位超然,素昧平生,怎么会给自己送来请柬,韩瑞莫明其妙,再去招问仆僮,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百思不解,韩瑞也没有钻牛角尖,又把请柬丢到旁边,懒洋洋问道:“都快七天了,还没见管家回来么?”

“没有。”仆僮摇头,连忙说道:“郎君放心,村口河道,都有人盯梢,只有见到管家身影,立即回来汇报郎君知道。”

哦,韩瑞应声,让仆僮下去,百般无聊,随意从屋中架上抽了本书籍,仔细起来,准备翻看几篇,就熄灯睡觉,古代的娱乐活动本来就少,况且还是在乡村之中,被逼无奈,韩瑞也养成了这个好习惯。

其实,在未穿越之前,卧病在榻的韩瑞,也有这种习惯,屋里堆积如山的书籍,大多都有被翻阅过的痕迹,这也是附身之后,韩瑞随口说出举例各种逸闻典故之时,韩晦没有觉得奇怪质疑的原因。

一晃又是三天过去,还没见韩晦回来,韩瑞心里倒不至于担忧,不过多少存有一丝片缕的阴郁,别真是一去不复返了吧。

旁边的阿福察颜观色,开口劝说道:“郎君,往年管家回家也是没个准数,有时提前回来,有时会拖延几天,别太担心。”

唔,韩瑞不说话,鼻腔喷出个声音,继续低头看书。

搔搔脑袋,阿福继续提议道:“郎君,要不,再练会剑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

半响,在阿福不懈势力下,才有个回音,起码能让他顺杆说道:“也对,郎君练了一个时辰,也乏了,那明日再说……”

没词了,又是一阵挠头搔脸,东张西望,看到桌案上的那张请柬,阿福眼睛顿时亮了,连忙说道:“郎君,有人请喝喜宴,好像就是今日。”

喜宴,心中微动,韩瑞抬起头来,想了一下,觉得这个主意似乎不错,反正没有别的事情要做,在见识唐代风俗人情的同时,还能混吃混喝,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有了决定,其他行动自然不慢,当韩瑞换好衣裳,仆僮就准备了份普通的祝寿常礼,在村口河边等候不久,就有过往的客船经过,招手上去,不久之后,就来到扬州城外。

下船,改坐相对窄小的乌蓬舟,按照请柬上的地址,顺着扬州城外曲折通幽的河道,小舟悠悠来到一处林深叶茂,依山伴水的庄园前面。

这里环境优美,河水清澈见底,大大小小的卵石清晰可见,成群结队的小鱼惬意巡游,一条精致的石桥横架小河,两旁植满杨柳杏木,晨风轻拂,枝叶摇曳,微波粼粼,景观有说不出的美丽。

..........

看模样,还可以爆几个,求收藏、推荐,谢谢。

同时推荐好书大作,经典的都市,

[bookid=1807800,bookname=《未来智能》]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yaqush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摸了摸额头,如果刚才再移近分毫的话,说不定头盖骨就给锄下来了,韩瑞摇了摇头,扬声说道:“十八哥,有空我会上门探望七伯的。”

“诶,真不明白。”王璎珞不解道:“君子以直报怨,他这么对你,为何还要这么客气。”

“第一,我不是君子。”韩瑞伸出两根手指:“第二,听你的意思,好像很乐意见到我们兄弟阋于墙似的。”

“兄弟?亲兄弟?”王璎珞清亮的眼睛立时睁得圆圆的。

“没带耳朵呀,堂兄弟。”韩瑞没好气说道。

“隔得远,模模糊糊的,谁听得清楚你们在说些什么。”王璎珞嘀咕埋怨,薄薄的嘴唇撇嘴,颇有几分柔媚娇态。

怀海和尚笑道:“施主唯恐祸起萧墙,步步退让,岂非君子呼。”

韩瑞还未回答,附近的村民纷纷赶来,七嘴八舌问道:“宗长,没事吧。”

“没事,能有什么事情。”韩瑞笑道:“不过是和十八哥聊了几句话而已。”

众人面面相觑,自然不信,没事会把锄头舞得咣咣响,了解这段陈年恩怨,而且家丑不可外扬,碍于旁边还有两个陌生人,村民不好多说什么,轻声劝慰几句,纷纷散开,引水的引水,插秧的插秧,又忙活开了。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望着忙碌的村民,韩瑞轻声吟了首诗,朝怀海说道:“和尚,还说自己是出家人,却却不动犯嗔戒,这诗送给你了,希望你能有所领悟。”

本是有感而发的戏言,没想怀海和尚听了,突然怔住,呆呆看向田地里忙碌的村民,拿着秧苗,一株接着一株往下插,有经验的人都知道,插秧是边插边后退的,这样才能看得清,插得好,就是步步退后,然而工作却是向前进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阿弥陀佛,和尚明白了!”良久,怀海笑了,解去袈裟,脱下僧鞋,挽起了衣袖裤子,走入水田之内,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从村民手里拿起秧苗,有模有样地插起秧来。

“咦,他怎么了?”韩瑞惊讶道。

“装什么傻,给你点悟了呗。”王璎珞嘀咕,翻起可爱的白眼,想表示自己的鄙视,却透露出几分钦佩之意,看来智云方丈说得没错,他真是精通佛理。

哦,真悟道了,韩瑞挠头,有点沾沾自喜,没想自己也有为人师表的潜质嘛。

“你说,他悟出了什么?”韩瑞好奇问道,暗香浮云,清新淡雅,嗅起来感觉真不错,不禁又上前几步。

“谁知道,毕竟这种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王璎珞悄悄后移,怀疑道:“诗是你作的,难道你不清楚?”

“这个嘛。”韩瑞不以为然道:“一千个哈姆……所谓大道三千,各取其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的想法,只属于我自己,怎能强加到他身上。”

有点乱,不过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王璎珞暗暗寻思,望了眼韩瑞,拢起白皙似玉的双手,微笑行礼道:“越州王璎珞,请教阁下尊姓大名。”

都找上门来了,怎么可能不知道底细,韩瑞小声嘟喃,却大方回礼道:“韩瑞。”

“韩兄。”王璎珞微笑揖身。

“王兄,你好,多说句。”韩瑞说道:“能不能,不要这么虚呀。”

“虚什么虚……伪。”王璎珞脸色微变,洁白牙齿轻咬薄唇,狠狠瞪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话才出口,韩瑞就后悔了,连忙解释道:“与王兄一见如故,几乎以为是相识日久,交情深厚的友人,言语上难免有所轻挑,还请勿怪。”

“真的。”迟疑了下,见到韩瑞面带真诚,过了片刻,王璎珞才展颜笑道:“这还差不多,既然如此,这回就原谅你吧。”

笑容充满阴柔、温婉、艳丽之美,刹那间,韩瑞眼睛掠过迷离,瞬间即逝,又恢复清明,继而微笑道:“王兄果真有先见之明呀。”

“怎么说?”王璎珞好奇询问。

“不然,刚才也不会让我摆酒设宴,我还纳闷,是否说反了。”韩瑞叹气道:“原来在这里等我呢。”

王璎珞轻轻笑了,不露齿,止于声,双眉修长,清澈的眼睛弯成半月,闪烁如星,却透出心中的愉悦。

人常说,帅哥潘安是妙有姿容,好神情,以至于出现了掷果盈车的情景,还有美男子卫玠是风神秀异,围观女子围成厚厚的人墙,以至于他精神过度耗损,竟被看死了,韩瑞对此本来还心有存疑,不过见到仪容俊美,赏心悦目的王璎珞,让他不得不信。

“对了,你还没说为何自己与人为善,怎么还唉声叹气的。”王璎珞问道。

韩瑞摇头说道:“放贷而已,到期要归还利息的,算什么与人为善。”

“别家是三五分息,而你家只有一分,百姓交口称誉,感激涕零,自然算是善事。”王璎珞笑道,韩家在乡里名声极好,稍微打听,听到的都是好话。

放在后世,这种利息,可以称得上是高利贷了,可是现在,居然还成了大善人,可见在号称盛世的贞观年间,底层百姓的日子也未必富足。

掠过忧国忧民的念头,韩瑞微笑道:“王兄,从越州到扬州,有何贵干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江宁归来,奉位长辈之令,拜访栖灵寺智云方丈。”王璎珞说道。

“嗯,真好,金陵秦淮河景色怎样。”韩瑞羡慕道。

“河景优美,然而城中却一片败落景色。”王璎珞神情有些黯然,东晋之后,又经宋齐梁陈四朝,隋朝统一天下,没过多久,又给唐朝取而代之,以前的帝都,更是诸侯争夺的目标,几经战乱,想不衰落也难。

“兴盛衰落,周而复始,不用多久,江宁又会繁华起来的。”韩瑞笑道。

王璎珞微微点头:“希望如此。”

适时转移话题,韩瑞微笑道:“这和尚,该不会插秧上瘾了吧,要不要招呼他上来。”

瞧见怀海和尚动作微拙地插着秧苗,王璎珞情绪微振,笑着说道:“不用,大师正在悟道,别打扰他。”

悟道什么的,韩瑞不清楚,反正知道,插秧的村民,心里肯定暗乐,多了个免费劳力。

就在腹诽之余,又见阿福招手呼叫:“郎君,家里来客了……。”

..........

求收藏,还有几十个就破千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yaqush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