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不喜(求月票,急呀)(2 / 2)
韩瑞轻笑,下马之后,悄然无声的走来,扯着贺兰楚石走开几步,小声道:“贺兰,你怎么来了?”
“当然是来寻你。”贺兰楚石本能回答,随之愣然问道:“那个李兄……”
“你还敢叫李兄呀。”韩瑞轻声道:“刚才路上碰巧遇上了,才知道他的身份,呵,居然是当朝太子,差点没给吓晕。”
捂着胸口,贺兰楚石脸色发白,深以为然,同时想到以前的事情,心里一阵不安。
察觉出来,韩瑞笑着说道:“放心,所谓不知者不罪,嬉戏玩闹的事情,他怎么可以放在心上,待会你与他聊上几句,就知道了。”
心中稍安,不过贺兰楚石还是有几分恍惚,虽然天天叫喊着要忠君报国,见皇帝,当大将军,但是真的在程咬金几个大将军面前,贺兰楚石却觉得压力倍增,心绪就有些慌乱了,就在这时,一个相认的朋友,摇身一变,居然成了太子殿下。
尽管清楚世事难料,然而变化的速度太快,而且贺兰楚石,又不像韩瑞一样,有了心理准备,自然有几分如在梦中的感觉。就在这时,李承乾走了过来,微笑说道:“贺兰兄,有段日子不见了,听闻你受伤了,现在好了么?”
感觉气息像是给憋闷了下,贺兰楚石小声喘息,躬身行礼,恭敬说道:“臣已无大碍,多谢太子殿下关心。”
见到贺兰楚石拘谨的模样,李承乾眼睛掠过一抹失望,忽然瞧见笑容灿然的韩瑞,心中顿生安慰,微笑说道:“没事就好,孤身在东宫之中,出行不便,没有前往探望,你心里莫要有怨意啊。”
“臣岂敢。”贺兰楚石连忙说道,以前自然是有点儿想法的,现在自然没有了,而且见到李承乾这样平易近人,念及旧情,心中的好感,自然刷刷的往上剧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太子殿下,请到营帐中稍坐。”在程咬金几人的引请下,李承乾也没有拒绝,欣然走了进去,韩瑞也随行而入。
犹豫了下,贺兰楚石自然清楚,这是难得的机会,岂能错过,就要跟行上去,不料侯君集突然止步不前,挡在他的面前,淡声问道:“你以前见到太子?”
“有过数面之缘。”贺兰楚石说道,不敢隐瞒,态度十分的恭敬。
“嗯,看得出来,太子殿下对你的印象也不错。”侯君集沉吟了下,淡然说道:“怎么说你救过彤儿,也算是侯家的恩人,闲暇之时,可以前去,侯家上下,自当盛情以待。”
贺兰楚石惊喜交集,连声答应,好像满意他的反应,侯君集面容缓和,有意无意提到:“贺兰家,当年也是名门高阀,而今却没落了,实在是令人惋惜,不过根基仍在,未必没有重整旗鼓之日。”
“贺兰家的子弟,绝对不会忘记贺兰家的荣光。”贺兰楚石郑重说道,仿佛是在宣布自己的誓言与志向。
“很好。”侯君集脸上多了分笑容,平静道:“彤儿今年十六,尚未婚配。”
仅留下半句,侯君集就拂袖而去,这个暗示已经足够了,贺兰楚石欣喜若狂,恨不能捶胸顿足,抒泄心情。
“彤儿是谁呀?”
今日第三更,暂时不求月票,明天双倍,请友书们留下,明天再给我吧,一张顶两张啊,不能浪费了,下一章凌晨更新,敬请等待。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yaqush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第二百零七章风采与素质
轻飘飘的声音传来,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贺兰楚石的幻想,清醒过来,抬头望去,只见营帐门上,韩瑞含笑倚立,脸上充满了旺盛的好奇,继续问道:“侯尚书的女儿?你什么时候英雄救美,我们怎么不知道。”
贺兰楚石俊脸泛起红润之色,颇有几分手足无措,吱吱呜呜,不论韩瑞怎么追问,就是不肯道出实情。
“算了,不说就不说。”韩瑞缠手说道:“大不了,我自己去问她。”
贺兰楚石自然不信,侯家的府第不是那么容易进出的,至今,他已经想过很多办法,却没有一个管用的。
“见她用什么到侯家拜访,刚才我就见着了。”韩瑞从容说道:“侯彤儿是吧,让我想想,嗯,是不是那个弯月眉,小挺秀气的鼻子,声音极甜极清,秀气温柔的小娘子,对了,小手似乎环了只精美镯子,蝴蝶图纹,翩翩飞舞……”
开始的时候,贺兰楚石嗤之以鼻,以为韩瑞是在胡诌,心中告诫自已,不能上当,却是没想,越听越是愣然,最后听到镯子之时,脸色就变了。
“你真的见过?”贺兰楚石惊疑莫名。
“那是自然。”韩瑞微笑道:“不仅见了,而且还聊了许久,蛮是投缘的。”
投缘?贺兰楚石立即瞪大眼睛,气势汹汹,杀气腾腾。
“行了,不是你想的那样。”韩瑞淡然摆手,懒洋洋说道:“你来得有些迟了,刚才在营地的时候,几位大将军的家眷都在这里,其中就有她,现在么,应该是在汤泉宫吧。”
在哪里不重要,最主要的却是,贺兰楚石虎视眈眈,一脸杀气的逼问道:“你怎么能与她说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怎么不能了,况且是她主动……好了,不说笑了。”见到贺兰楚石有暴动的迹象,韩瑞立即知机止声,改口说道:“有什么不明白的,我怎么说也是京城之中,颇有几分名气的文士,一些贵妇、少女,向我讨教诗赋文章,也是件十分正常的事情吧。”
贺兰楚石这才释然,不过却告诫说道:“其他人我不管,但是彤儿是……”
“彤儿是什么?”韩瑞轻笑道:“刚才侯尚书可说了,芳龄十六,尚未婚配,我心有所属,自然不凑这个热闹,不过京城才俊公子也不少,他们有没有兴趣,那就难说了。”
“彤儿是我的。”贺兰楚石神情严肃认真,仿佛在宣示主权,嘴角却漾溢着一抹甜蜜的笑容,轻声说道:“那日,我们在……”
突然没了声音,韩瑞忍耐不住,好奇问道:“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何事?”
“看……”贺兰楚石伸手,脸色有些激动。
韩瑞顺势望去,却见远处天边,苍茫空旷的草坪之中,一群浩浩荡荡的骑队,与众多执锐披甲,密密麻麻的军卫,急行奔来,兵刃与铠甲,在骄阳的照耀下,反映出阵阵光芒,灿烂炫目,赤黄色的龙形旗帜,迎风飘散,十分鲜明,队伍雄壮、威武、华贵之极,不过是千人之众,但是却表现出了千军万马似的磅礴气势。
中央位置,一驾宽敞的辇车,以金丝楠木、紫檀、沉香为材质,顶盖车厢用金银珠宝点缀,珠光宝气之光,如同夜晚天空中璀璨的星斗,奢侈华贵,不过当见到华盖与车厢上的龙形图案之时,众人又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陛下来了。”
听到斥侯的汇报,以李承乾为首,程咬金等人走了出来,整理容装,快步迎了上去,途中相遇,也没有停留,反而汇合起来,呈护驾之势,缓缓返回营地。
龙辇停下,锦帘无风自动,斜挂旁边,露出李世民的身影,根本没有观望,韩瑞立即俯跪下来,与旁人高声呼道:“陛下安康,武运绵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之所以那么干脆,因为韩瑞活得很滋润,没有不耐烦之意,要知道人家个个都跪了,就自己站在那里,肯定显得突兀之极,众目睽睽之下,对皇帝不敬,不死也要脱层皮。
隔得有些远,看不清楚龙辇的情形,不过见到前面的将军都起来了,军卫兵卒们,自然清楚该怎么行事,纷纷站了起来,按照上司的吩咐,退开散到四周警戒守卫。
顺势而起,韩瑞极目眺望,可惜见瞧见李世民走进营帐的背影,不过有旁边几人作为对比,却是知道李世民身材十分健硕魁梧,不然也当不得天日可表,龙凤之姿的美誉。
“唉”
韩瑞回头,奇怪道:“贺兰,无故叹什么气呀。”
“陛下近在眼前,却遥在天边,如果我能在营帐之中就好了。”贺兰楚石说道,脸上尽是羡慕神往之色。
“呵呵,不必着急,那是迟早的事情。”韩瑞安慰说道。
“承你吉言,不过我也很有信心。”贺兰楚石笑道:“自然,你肯定比我早就是了。”
韩瑞摇头说道:“未必。”
“为什……”突然醒悟,贺兰楚石止声不语,心中却有些扼腕,觉得不应该为了一个小女子,放弃了大好前程,当然,如果这人是侯彤儿的话,那就……
扯了扯贺兰楚石的衣袖,韩瑞提醒道:“好像又有人来了,我们暂退几步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话避让之时,一行十几人的骑队匆匆奔来,为首之人却是李恪,近了营帐,他也不敢造次,连忙勒马停步,轻跃下来,客气对守门的军卫说道:“烦劳通报,小王求见。”
“殿下稍等。”军卫也不敢怠慢,连忙走进帐内,片刻返回,恭敬引请。
李恪笑容和煦,道谢之后,仔细检查装束,这才慢步而进,在他进去不久,营地之外,又有一行人策马而来,为首的却是个小胖子,眉宇之间,充满了书卷气质,却是越王李泰,军卫又跑进帐中汇报,返回之后,自然不会拦阻。
这样一来,帐蓬之中,就汇聚了太子李承乾、蜀王李恪、越王李泰,三个算是已经成年的皇子,其中,李承乾与李恪同龄,但是威胁最大的还是李泰,李恪不用多说了,母亲是前朝公主,注定与皇位无缘。
但是李泰却截然不同,与李承乾一样,也是长孙皇后所出,而且深得李世民的宠爱,就是由于他的步步紧逼,还有李世民的暧昧态度,才使得李承乾为求自保,铤而走险,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如果……
“韩兄,在想些什么呢?”
韩瑞思绪收回,发现贺兰楚石不解的目光,立时微笑了下,摇头说道:“没有什么,你看那边,又有人来了,好像是……魏侍中他们。”
果然,一行骑众奔来,不过马背上的不是披甲执锐的军卫武将,而是身穿乌紫章服,腰中佩挂金紫鱼袋的文臣官员,为首的却是魏徵,清峻的脸上没有了笑容,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严肃认真,大义凛然。
见到魏徵等人走进帐中,韩瑞忍不住道了声可惜。
贺兰楚石好奇问道:“可惜什么?”
“可惜不能亲眼目睹魏侍中进谏的风采。”韩瑞遗憾说道,有点儿腹黑,若是让李世民知道了,肯定拿他来出气,因为这个时候,李世民已经觉得脑袋晕胀,然而尽管心中不爽,却要耐着性子,侧耳聆听魏徵的叨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走马射猎、放鹰驱犬,那是年少纨绔子弟取乐之事,陛下为秦王时,偶而游猎,无关大局,但而今已经贵为天子,怎能轻易为之,老子有云,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陛下不可不察也,况且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如此行径,陛下不怕后世子孙效法么。”
歇了口气,魏徵又毫不客气的责问起来:“天子居则戒备森严、行则仪卫扈从,并非为了讲排场,也不只是为了朝廷的威仪,更是为了陛下的安全着想,陛下游猎,嬉于林中,骑马射箭,必然撇开护卫,奋勇当先,亲力亲为,若是遭遇什么险情,江山社稷,朝廷政务,又该托付与谁人也?”
众人惶恐,暗暗嘀咕,魏徵真是够胆,居然敢当面诅咒皇帝,可能已经习惯了,李世民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最多是头痛,轻轻叹了口气罢了。
仿佛收到了示意,李恪站了出来,辩驳说道:“魏侍中,此言差矣,古之帝王,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四时出郊,以示武于天下,今四海太平之时,正当借田猎以讲武……”
“恪儿,退下。”
李恪说得兴奋,却听到李世民的斥言,立即止声,心中有几分莫明其妙,不过还是乖乖的退到了旁边,只见在众目睽睽之下,李世民站了起来,走到魏徵旁边,拱手行礼,轻声说道:“是朕思虑不周,多得魏侍中提醒,不然悔之晚矣。”
李世民有各种各样的毛病,也非常会耍各种各样的手段,但终究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贤明帝王,他的身上有许多令人赞叹的优点,最令人称道的自然就是虚心纳谏了,这是一般皇帝没有具备的素质。
毕竟皇帝掌握着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很容易独断专行,李世民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自己毫无节制地独断专行,最终必将导致亡国结局,自然要为之警惕,所以时常鼓励大臣直言进谏,自己也慢慢的养成了从善如流的习惯。
对此,魏徵毫不掩饰自己的赞赏,严肃的表情缓和下来,笑着说道:“陛下圣明,乃是天下万民之福。”
今天第四章,又逢双倍月票期间,几张就让人家翻盘了,请大家多多支持,投我几张吧,拜托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yaqush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双倍月票,急求月票支持
今天,又与前几天一样,八点钟就爬了起来,烧了锅白粥,上网关注成绩,看见没有被爆,心里又松了口气,然后,继续码字,期间匆匆喝粥填饱肚子,码完了章,接近十二点,修改,上传。
然后,解决午餐,继续回来码字,直到五六点左右,也有一章多了,又是修改上传,然后匆匆解决晚餐,洗澡,处理了些杂事,继续码字,直到十点多,才算是码完了四章。
一天到晚,几乎有十五六个小时,是面对电脑的,而且还是有顺利的情况下,有的时候,思路不顺,肯定要延长时间,真是羡慕死了速度流的写手,一小时三千字,做梦都想做到这种速度。
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辛苦是辛苦,不过看到唐朝小地主的成绩,点点滴滴的增长,心里还是很舒服的,唯一不爽的就是,底下总有人要爆我菊花,特别是昨天,相差几票就让人得逞了,着实让我心惊胆战,寝食不安。
现在更甚,双倍月票,一票顶两张用,一半票数就能摆平我了,想到这里,今晚恐怕又睡不安稳了,不得不出来呼救,哪位兄弟,手头还有月票的,请投给我吧,一天十几个小时都在码字,真不是容易的事情,关键时刻,就伸手拉我一把吧,拜托了,给几张月票吧,谢谢。
', '')('第二百零八章热闹
是万民的福气,却不是我们的福气,一帮武将暗暗嘀咕,也有些同情皇帝,毕竟好几年没有行军打仗了,肯定闲得发荒,要知道在为秦王的时候,李世民可是出了名的喜爱狩猎,现在却在那些文官的阻挠下,连打猎也不成,那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皇帝真是辛苦,不见得比自己快活,想到这里,一些人的心里平衡很多,不过尉迟恭比较纯朴,心里藏不住事,直接开口说道:“陛下,什么都准备妥当了,你若是不去打猎了,那臣就自己去喽。”
一听这话,李世民又动摇了,试问道:“魏卿,今日能否破例?”
“凡事有一,必有二,如此再三,循环往复,生生不息。”魏徵摇头说道:“这样的先河绝对不能开。”
“大丈夫在世,乐事有三,天下太平,家给人足,一乐也;草浅兽肥,以礼猎狩,弓不虚发,箭不妄中,二乐也;六合大同,万方咸庆,张乐高宴,上下欢洽,三乐也。”李世民苦恼说道:“而今只得其中二乐,非是憾事也。”
“陛下之言,臣不敢苟同,须知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乃是普天同庆之乐事,而狩猎无非是独乐罢了,独乐与众乐孰乐,一人之心与千万人之心孰重,陛下岂有不知之理。”魏徵反驳,耐心的劝诫起来。
“朕知道了。”李世民颓然,摆手道:“摆驾回宫吧。”
魏徵等人脸上露出欣然的笑容,就在这时,却有人站了出来,开口说道:“且慢,父皇,且听儿臣一言。”
李世民闻声,又坐了回去,微笑道:“泰儿,你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父皇行围田猎,非是宣扬演武,嬉戏玩乐,而是在于练兵,儿臣觉得,父皇肯定是在担忧,天下承平日久,遂忘武备,武将疏于练兵,兵士疏于骑射,这自然不行,须知军旅数兴,师武臣力,克底有功,此皆勤于训练之故也。”李泰侃侃而谈,肃容说道:“所以才借田猎之机,一则是考验兵将是否有所松懈,二则是效仿汉武帝上林苑之围,操演兵事。”
李世民眼睛微亮,捋着龙须,嘴角泛出笑容,尽管没有开口,但是从神情就可以看出,他对李泰这番解释,非常的满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满意归满意,见到魏徵皱眉锁额,李世民却没有出尔反尔的打算,微笑挥退李泰,和声说道:“魏卿,放心,朕乃是天子,自然一言九鼎,岂会失信于人,现在就回宫吧。”
“陛下,稍慢。”魏徵伸手阻拦,沉吟了片刻,肃容说道:“越王殿下之言,不过是狡辩罢了,练兵军演,自然有武将操劳,若有疏散,斩将即可……”
听到这话,帐中的武将,忍不住缩了缩脑袋,就是程咬金几人,也在暗暗腹诽魏徵不够厚道,全然不顾往日的交情。
“魏卿,泰儿尚小,欠缺几分见识,没有必要与他计较。”李世民笑道,自然清楚李泰是在巧辩,不过却欢喜这种机灵,觉得像他自己,毕竟若论雄辩之术,朝廷上下,恐怕没人是他的对手,时常把一帮大臣驳得哑口无言,后来经过长孙皇后的提醒,才惊觉,这样不利于朝臣进言,才慢慢装拙。
看似责怪,其实是爱惜的围护,众人自然分辨得出来,李泰心中喜悦,却也知机出来,向魏徵请罪,对比刚才,就显出差别对待了,李恪抓了拳头,瞬息松开,笑容依旧。
魏徵微微摇头,表示自己没有在意,又继续说道:“臣是觉得,既然陛下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过失,又有悔过之心,而且营地帐蓬等物事也已备妥,兴师动众,却匆去匆回,也不免得有几分浪费,不如……”
“不如将错就错。”李世民兴奋道,觉得魏徵有时真的很妩媚。
“自然不是。”魏徵断然否决。
就知道没这种好事,李世民暗暗叹息,试问道:“魏卿之言,是何意思?”
“臣是觉得,已经秋末了,朝中大臣忙碌了大半年,陛下何不借此机会设宴群臣,以示犒劳抚恤之意。”魏徵说道,却是明白借花献佛的道理。
独乐不如众乐,李世民深以为然,把人全部拉到船上,就没人指责自己了吧,刚才怎么没有想到,李世民后悔莫及,立即拍案拆拟旨,召集三品以上官员,觉得秋末之后,天气渐寒,起码有两三个月时间,不能这样游宴了,干脆再玩大些,允许他们把家眷也带来。
就在一个文官接旨准备回城宣诏之时,却听李承乾说道:“父皇,既然如此,何不把皇弟皇妹也接来,对了,还有皇祖他老人家,在宫里待闷了,出来走走也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太子仁孝,臣觉此议最妙。”魏徵笑道。
李世民也十分满意,赞许说道:“是朕疏忽了,多得乾儿提醒。”
“这样,也把母后母妃请来吧。”李恪与李泰异口同声道。
“算了,干脆全部都来吧。”李世民笑道:“朕回宫请人,你们三个,就留下来围猎吧,待会朕与百官作个评判,看你们成绩如何。”
三人应声,表情各有不同,李承乾从容,李泰微微皱眉,李恪却兴奋不已,见到李世民起身而去,连忙上前相送。
帐中的人群顿时走了大半,魏徵摇头苦笑道:“我好像是来劝谏的,而且已经成功了,怎么结果却出乎意料,我倒成了奢靡游宴的罪魁祸首……”
且不提魏徵的悔叹,韩瑞与贺兰楚石在营外等了片刻,就见李世民在众人的簇拥下,上了龙辇,浩浩荡荡的离去,未等他们明白发生什么事情,却见李恪也翻身上马,兴致勃勃的率众跑了。
见到李承乾走来,韩瑞悄声问道:“太子殿下,陛下回宫了?”
“没错。”李承乾说道。
“哦。”韩瑞有些失望,本来想找个机会,近距离观看李世民是何风采呢,没有想到魏徵那么厉害,三言两语,就让皇帝改变主意,打道回宫了。
这个时间,张师政小跑而来,恭敬请示道:“太子殿下,越王与蜀王已经出猎,我们是否也该行动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的,我们走吧。”李承乾答应,简单的几句话把事情解释清楚,微笑说道:“怎样,有没有兴趣参加这个宴会?”
惊喜交集,哪里有什么好犹豫的,两人自然点头,韩瑞却多了分迟疑,轻声道:“太子殿下,宴会之中,皇亲国戚,高官权贵云集,我们两个参加,是否妥当?”
也对,听李承乾的意思,陪敬末席的,都是三品官员,或者是他们的家眷,两者他们都没有沾边,恐怕没有出席的资格。
“这样……那就委屈你们,暂时充当我的随从吧。”李承乾说道。
韩瑞与贺兰楚石也没有意见,反正他们参加宴会,又不是真的为了吃喝,主要是想见识一番而已,特别是韩瑞,这样的宴会,基本可以实现他前来长安的初衷,不管有印象,没印象的名臣、功臣,肯定聚集于此,还怕看不够。
“走吧,去狩猎。”
尉迟恭的吼声传来,响彻云霄,众军卫应喏,一时之间,旗帜招展,骏马奔腾驰骋在山林草原之间,军卫拿着刀剑弓箭奔走呐喊,气势汹汹,连最凶猛的禽兽见了,也为之心惊肉颤,疾飞逃窜,不敢滞留。
须臾,骊山脚下,可谓是狼烟四起,白刃闪光,旌旗蔽日,古代狩猎的方式多种多样,火攻、围猎、网捕、索套、骑马箭射,交杂而用,自然弄得这里乌烟瘴气,硝烟弥漫,鸟啼兽吼,热闹非常。
在心中严肃批评了这种焚烧山林,破坏自然环境的粗暴行径,韩瑞感叹了片刻,慢慢收拾心情,执了柄软弓,伴随着李承乾等人,在草原之中,纵马驰骋,追逐一只麋鹿。
“嗖、嗖、嗖。”
飞箭如雨,呼呼疾驰,却没一只落在麋鹿身上,而是钉在它的周围,赶得它东奔西跑,筋疲力尽,就在这时,光芒闪过,一支长箭透过,麋鹿一声悲鸣,颓然倒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韩瑞勒马,目光看向别处,不忍目睹,真是太残暴了。
贺兰楚石收弓,轻笑道:“韩瑞,你们这些文人呀,就是心慈手软,日后上了战场,怕是做不了什么大事。”
“你自己都说了,我是文人。”韩瑞撇嘴,辩驳道:“术业有专攻,若是文人能上战场,那要你们这些武人何用?”
“行了,知道你们文人能言善辩,说不过你。”贺兰楚石说道,知趣的选择投降。
“不是辩不过,而是知道自己理屈词穷,不能反驳罢了。”韩瑞笑道,待护卫把猎物处理妥当了,才纵马上前,向李承乾提出自己的建议,“差不多就可以了,至于陛下与百官评定成绩,依我看来,这种程度的胜负对你来说,根本没有在意的必要。”
沉吟了下,李承乾点头赞同,观望了下天色,微笑道:“这个时辰,父皇母后他们也该过来了,也是时候回去了。”
吩咐下去,军卫应声,急忙把打到的猎物,整齐有序的摆放在马车上,飞鸟走兽,应有尽有,数量也颇为可观,当然,不可能全是李承乾猎杀的,其中大部分是随行军卫的功劳,不过身为扈从,就应该有这样不分彼此的觉悟。
见到收拾得差不多了,李承乾立即挥手道:“好了,回程。”
“等等……”
双倍、双倍,急需月票支持,请大家投给我吧,谢谢。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yaqush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第二百零九章评定求月票
军卫收拾猎物的时候,韩瑞在旁边观望了片刻,眨了几下眼睛,若有所思,见到李承乾要走,立即伸手制止,悄声说了几句。
“你觉得真有必要这样么?”李承乾问道,有点儿迟疑。
韩瑞笑道:“无所谓了,不过是给你个体面的借口而已,听不听随你。”
想了想,李承乾吩咐下去,那些军卫尽管不明其意,却听令行事,再次整理猎物,收拾清楚之后,策马回去,很快回来营地。
这个时候,营地非常的热闹,皇帝的诏令,没人敢抗令不从,况且像游宴这样的好事,也没人想不来,一时之间,营地自然是熙熙攘攘,扩大了好几倍。
人数繁多,有资格留在主营帐中的,自然是朝中的重臣,皇帝的心腹,不过以男姓居多,女眷之类,已经前往骊宫去了。
借了李承乾的光,可以在戒备森严的营地里畅通无阻的走过,韩瑞悄悄打量,也发现了不少熟人,虞世南、欧阳询,专心致志与一帮文官儒士围聚聊天,却是没有察觉韩瑞的身影,他自然也不会贸然上前搭讪,免得泄露了身份,让人轰出宴会,尽管这样的担忧有点杞人忧天的意味,反正皇家宴会规矩繁多,小心总没大错。
“皇兄。”
就在韩瑞心里嘀咕之时,一个清脆的童音传来,奶气未脱,仿佛有点儿怯懦,寻声望去,却是个五六岁模样,白白净净,粉雕玉砌似的小男孩,相貌十分文静秀气,一双清灵的眼睛十分的透亮。
见到李承乾,小脸蛋露出几分兴高采烈之色,招着白乎乎的肉嫩小手,像是要小跑过来相迎,又回望了眼旁边,一脸的犹豫不决,踌躇不定,十足乖宝宝的形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雉奴。”李承乾微笑回应,相对李恪、李泰来说,态度非常的友善。
李治么?韩瑞好奇打量,随之失望收回目光,不过是个小孩子,能看出什么来,十分的平常普通,要说有什么不同的,无非是身受皇家教育,比寻常百姓家的孩子,更加知书达礼罢了,嗯,或许是基因优良的缘故,模样自然秀气可爱之极。
“雉奴,你怎么在这里,父皇母后呢?”李承乾问道。
“父皇与皇祖在帐里饮酒,不理雉奴了。”李治有点委屈,漆黑纯净的眼睛,莹光闪耀,湿润亮泽,让人心生怜惜。
旁边,有几个漂亮的小婢女,应该是李治的侍女,见到李承乾,连忙行礼,帮忙代答道:“皇后去骊宫了,本来带九皇子前往,九皇子却执意留下。”
“这里吵闹,你怎么不随母后去骊宫呀。”李承乾笑道,干脆伸手抱起了李治,慢步朝帐中走去。
“好久不见皇兄了,雉奴想念……”
营账的守卫要比刚才更加严密,韩瑞等人自然没有资格同往,乖乖留在外面等待,也没有多久,李恪与李泰也相继打猎归来,一人志得意满,一人春风满面,应该是颇有收获。
片刻,一通鼓响,营帘敞开,李世民率先走了出来,龙行虎步,自然有股威仪气度,随后的却是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在李承乾的搀扶下,右手拉着李治,嘴角含笑,没有什么超凡的气质,却没人敢对其不敬,因为他就是大唐帝国的开创者,高祖李渊。
不过有李世民这样雄才大略的儿子,李渊的心情肯定十分复杂,自豪、无奈、伤心,相互纠缠,只是退位八年之后,什么心情也慢慢在岁月中消磨而逝,仿佛看破了红尘,已经达到返朴归真的境界,除了挂着太上皇的名号,他与普通的老人也没有什么区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陛下、上皇、太子……”大唐帝国最尊贵的一家子出现,众人自然不台怠慢,纷纷井然有序的上前见礼,拥着他们,来到了营地的高台之上,这个时候,众人心里也清楚,多半是皇帝耐住寂寞,要上台发表演说了,纷纷敛容肃目,侧耳聆听。
作为一个杰出的雄辩家,李世民不负众望,以洪亮厚重的声音,点明了今日游宴,不单纯是为了嬉戏游玩,而且是为了江山社稷,所谓劳逸有度,爱卿们辛苦大半年了,整日奔波劳累,呕心沥血,不少大臣因此而患病引退,这是朝廷的损失,让朕心痛……
这种言辞,韩瑞自然不会陌生,后世开会的时候,每个领导不讲十回八回,就显示不出自己对底下员工的关怀,听多了,没啥感觉,但是在场的大臣却是不同,听到天子这么关心自己,顿时感动得一塌糊涂,纷纷叫嚷着要鞠躬尽瘁,死而后矣。
一时之间,群情鼎沸,韩瑞悄悄瞄了眼,旁边有个白发苍苍的官员,呼吸急促的模样,真是令人怀疑,他会不会因为兴奋过度,立即实现了这个诺言,你来我往,互动得差不多了,李世民意气风发的伸手轻压,场面立即平静了下来。
满意众人的配合,李世民侧身,微笑道:“上皇,刚才乾儿、泰儿、恪儿行猎,不知成绩如何,请你来做个评判。”
李渊摆手,含笑道:“你来就行了。”
李世民也没再推辞,微笑道:“乾儿、泰儿、恪儿,可以把你们行猎的成果呈现出来了,让上皇与诸臣过目,若是成绩斐然,朕不吝于嘉奖。”
三人应声,各自吩咐下去,军卫连忙驾车来到高台前面,把猎物分列摆放,什么麋鹿、灰狼、豹子、野猪之类的,好像只是最平常不过的动物,甚至有只体形硕大的黑熊,摆放出来之后,自然引得众人的一阵指点议论。
因为韩瑞的劝止,李承乾的猎物不多,才两车而已,李恪的收获却十分斐然,而且是在清除了小鸟麻雀之类的情况下,六辆马车却是满载而归,那头黑熊就是出自他的手笔,得到众人的夸赞,李恪心中欢喜,却不忘记谦逊恭让。
相对两位兄长,李泰的运气似乎有些不佳,只有一辆马车行来,待到李承乾与李恪将猎物摆放出来,他却凛然不动,或者是知道猎物不多,不好意思拿出手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泰儿,不要灰心,你本身就不善武艺,猎获不及两位兄长,也是正常之理。”众人猜测之时,李世民居然安慰起来,可知其对于小胖子的喜爱程度。
嘴角绽放出一抹和煦的笑容,李泰神态自若,从容掀开车帘,众人观望,一阵莫明其妙,有几人甚至忍之不住,低低惊呼起来,只见车厢之内,空空荡荡的,连根鸟羽兽毛也没有,更加不用说什么猎物吧。
在场之中,最不缺乏的就是脑子灵活之人,瞬间就明白过来,李泰肯定是故意为之,不然就是自己不谙骑射,但是身边的扈从却是身手敏健的军卫,随行围猎,岂能没有收获,问题在于,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罢了。
“青雀,因何如此?”李世民问道。
李泰恭敬回答:“秋尽冬初,天气日寒,鸟兽踪迹渐绝,儿臣不忍再为雪上加霜之事,以干天和。”
这个回答,武将们没有什么反应,文官却交口称誉起来。
“越王仁德。”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站了起来,赞扬说道:“汤出,见野张网四面,乃去三面,仅留其一,今日看来,越王不忍伤生,更是甚之。”
汤,可是灭夏兴商的帝王,拿他来与李泰比较,不是年老昏聘,就是别有用心,韩瑞暗暗腹诽,仔细观察打量,发现众人没有什么异样,不由得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些敏感了。
一片赞扬李泰的声音之中,李恪脸色却有些不自然,辛苦了半天,收获最多,却不如没有收获的,再有气量的人,心里也难免会有几分怨气,不过,应该有比自己更气愤的,瞄了眼李承乾,李恪心中立时觉得平衡了,脸上又露出如沐春风的笑容。
赞许的望了眼,李世民笑道:“泰儿仁善,值得称赞,不过以猎物数量为论,还是当以恪儿第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恪笑容灿烂,准备上前拜谢之时,一个老头站了起来,大义凛然道:“陛下此言差矣,圣人有云,仁者爱人……”
引经论典,滔滔不绝,强词夺理,颠倒黑白,呃,反正就是那个意思,皇帝不应该以猎物的多少评定胜负,而是注重皇子的品行,应该以越王第一,却得一帮文官的赞同。
李世民若有所思,分明是给说动的模样,李恪见了,心里自然很不是滋味,期间,也有一个两个官员,站出来给他争辩,却淹没在滚滚唾沫之中,无可奈何的败退下去。
沉吟了下,李世民习惯性的问道:“诸位卿家,你们觉得如何?”
在场官员不下数百,但是人贵有自知之明,也清楚这个时候,皇帝绝对不是在问自己,立即乖乖的退开,让出位置来,比如长孙无忌、房玄龄这种老狐狸,圆滑之极,一脸恭听圣裁的模样,不用指望他们了,然而魏徵却也不含糊,阔步站了出来。
绕着猎物转了圈,魏徵拱手说道:“臣认为,当以太子第一。”
哈,众人立即惊讶愣眼,呆呆的看着魏徵,他不是最正直无私的么,什么时候变了,居然知道拍马奉承了。
也难怪有人这样怀疑,怎么说太子也是未来的皇帝,向他卖乖讨好也十分正常,如果不是在众目睽睽,李承乾的成绩也不突出,不然刚才肯定有人向皇帝提出这个建议。
相差十几票就给人爆了,成绩岌岌可危,哪位兄弟有月票的,请投给我吧,最后三天了,不要再留了,拜托了,谢谢。m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yaqush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第二百一十章皇家
不过,在同僚百官面前,大家不好那么厚颜无耻罢了,只得忍痛放弃这个向李承乾示好的机会,却是没有想到,一向以清明耿直扬名的魏徵,居然不怕大家的讥笑,宁可睁着眼睛说瞎话,也不错过这样的机会,真是,够狠。
无须理会那些腹黑官员的念头,与魏徵素来亲近,熟悉他秉性的大臣,甚至李世民,自然清楚,若无缘故,魏徵绝对不会偏帮谁人的。
“魏卿,何出此言呀?”李世民好奇问道,瞄了眼李承乾,发现他并没有动容,气度依然沉稳,心中不由微动。
魏徵没有着急回答,而是走到李承乾面前问道:“太子,臣观你所猎之物,皆是豺狼虎豹之类,为何不猎取其它啊?”
咦,众人细看,发现真是这样,按理来说,山林之中,动物繁多,就算是有选择的打猎,一般情况下,也是见到什么,就猎取什么,绝对不只是这几样动物而已。
难道也是故意为之,众人猜测,却听李承乾轻声说道:“古之帝王,春蒐、夏苗、秋狝、冬狩,非是示武于天下,而是为庇护百姓安居乐业,春夏护苗粮,秋冬护家禽,猎杀凶兽,使之不伤及百姓,今日,承乾不自量力,效仿而为之。”
“甚矣。”众人恍然大悟,并且深以为然。
没有想到,打猎而已,居然有那么多的门道,几个将军暗暗嘀咕,很有默契,缄口不言,不过文官们却群情鼎沸,赞叹不已,还是太子宅心仁厚,就是打猎也心系百姓,深得古之帝王的遗风,接下来,众人再没其他废话,一致表示,此次行猎,当以太子李承乾第一。
“很好。”李世民立即拍案决定,反正是给自家人,赏赐再丰厚也不为过,但是也要注意节俭,无非是些金银彩缎之类的物事,而且是人人有份,唯一的亮点,却是一柄宝雕弓。
仿佛是为了向群臣证明,自己以后少行围猎之事,李世民把自己随身携带多年的宝弓也送了出去,这自然让李恪与李泰眼热不已,李承乾脸上也多了抹惊喜的笑容,接弓,拜谢,退了回去,忽然发现,角落之中,韩瑞悄悄的挥手比划,似乎在示意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