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茹云心里很笃定。 弟弟的诗她有自信,甚至比他自己还自信。 “实话实说?”方源确认道。 “对!咱们武林中人还有什么好扭捏的?”齐茹云有些不耐烦了。 方源点了点头,朗声道:“对于这首五言律诗,我只有四个字能形容我激动的心情!” “哪四个字?”有人好奇地接茬。 方源深吸了一口气,大声道:“狗屁不通!” 瞬间,所有人都安静了,跟着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噗嗤!” “哈哈!” …… “哪里不通,你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我可不放过你!”齐茹云很生气。 要是稍微挑点小毛病,她也就忍了,可是居然说弟弟的诗是狗屁,还不通,那就忍不了了! 石不改接口道:“若是方先生信口雌黄,我老石虽然不成器,也斗胆要为齐贤弟主持公道!” 所有人都盯着方源,想看看他到底能说出什么道理来。 方源“呵呵”一笑:“齐少这诗,与其说是诗,不如说是打油诗,与其说是打油诗,还不如说是顺口溜,还是不特么很顺的那种!” 这话一出,群体哗然。 方源这是完全不留退路啊!若是不能有个合理的解释…… 方源扫了众人一眼,脸上表情丝毫未变。 他为什么如此不给齐熠面子?自然有原因了。 齐熠眼睛里深埋的嫉恨,你当方源不知道呢?齐熠屡次出言讥讽、嘲笑,你当方源脾气好呢? “说吧,我这首五律有什么问题?”齐熠的耐心已经完全耗尽,只要方源无法自圆其说,他就准备挑战对方,好好教训一下他! 方源淡淡一笑:“写诗自然要按诗的格式,这一点你们没意见吧?” 所有人点头。 方源向方丈道:“请方丈解释一下,五律的基本格式。” 方丈道:“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所谓五律……” 方丈也真博学,竟然将五律的格式解释得相当清楚。 所谓五律,就是五言律诗。 共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可以分为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要求每一联的末尾句必须押韵,整首诗的第一句可押可不押。 凡是不押韵的句子,结尾必须用仄声。 所谓仄声就是古诗读音中平、上、去、入四声中的后三个。 推广到普通话,就是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 每联都是一个对句,一句中平仄相间,对句中平仄相对,上一句用平声的地方,下一句就必须用仄声。 例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或者: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这些都是可行的。 个别不太重要的地方,例如每句第一个字、某些情况的第三个字,可以稍微放松限制,可平可仄,其余的位置都是严格限制的,如果平仄不调就叫做出律。 最后,还要求“粘对”。就是说两联之间,上一联的尾句与下一联的首句,二、四字的平仄要相同。 此外还有拗句、拗救等讲究,这些就稍微复杂些了,一时半刻讲不清楚,方丈也只略微提了下,并没有细说。 方源等方丈解说完之后,看向众人:“你们还用我再说得明白些吗?” 不少人都摇了摇头。他们只是没研究过诗词格律,一旦有人跟他们说了,倒也不至于听不懂。 现在一看,齐熠的诗的确有很多出律的地方,例如…… 还是别举例了。——太多,举不过来! 就算初学写诗的人,也不该犯这么多错 ', ' ')(' 误! 齐熠不知道自己这首诗有出律的地方吗? 他还真不知道,这是他找朋友帮忙写的。能凑齐五八四十个字,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至于格律,那个朋友和他一样,都是半懂不懂,模仿一些古诗写几句还可以,原创一整首诗,显然有些为难他们了。 齐茹云不服:“方源,说谁都会说,做起来可不容易,要想一个字都不出律谈何容易?正所谓‘看人挑担不吃力’!” 其他人说什么的都有。 有人说:“姓方的,有本事你也作一篇,让我们都来看看!” 也有人说:“光会说不会练,假把式!” 方源微微一笑:“我说过了,我对于写诗也只算略知一二。不过,如果是这种乱七八糟的诗,胡诌几句也没什么难的。” 走上前去,提笔就写。一行行潇洒地王羲之行书,就在他笔端涌现! 边写有人边念: “诗成酒后天将暮,雪降春前花不开。 落日影随愁意散,瑶琴声动玉人来。 琴声日影堪追忆,秋色彤云映露台。 红叶山居浓雾里,枫林小路尽青苔。 少年子弟江湖老,道左相逢思绪飞。 铁血何需霜刃试,丹心莫使落尘灰。 老夫方悔鬓如雪,岁月无声推复摧。 褴褛犹思父母在,谁能谴此孤与悲? 江湖残梦何人醒?风雨萍踪几个回? 纵有威名千载后,焉能停下寂寥杯? 浮云梦醒青天外,今日翩翩永可怀。 留待他朝凭笑骂,傲寒菊叶更葳蕤!” 诗成,方源回身落座。 他有些忧郁。 父母犹在,儿却远行啊! 场中已经全都震惊了! 就算再不懂诗词的人,也都看出一些门道了:方源这一手,绝对超过齐熠了。 就连墨幼竹都痴痴地盯着这首诗。 方源真的好有才!金陵那些自命风流的公子哥儿,怎配和他比? 她忽然心中一动:“玉人”……是说我么?俏脸不由自主地红了,眼神也迷蒙起来。 铁成阳“嘿嘿”笑道:“姓方的有一手啊!这诗写得好!——字儿多。” “噗”!听到这句话的人全都差点吐血:字儿多就好?不懂你就不懂,别装懂啊! 洪大力摇头叹息:“辽东也有人才呀!” 一些人围着方源即兴写就的大作,议论纷纷。 老实说,很多人都看不太懂诗词,也不知道怎么评价诗的好坏,可方源的诗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内容也似乎更有深意。 不过还是有几个人懂得的多一些,他们就更加服气了。 方源不愧是白府的文师,文采绝对不是盖的! 齐熠这一举有些冒失了,碰上人家的长项了! 光看字迹,就已经让很多人惊为天人了,而内容更是让人惊叹:这意境、这用词、这布局……都快赶上那些名家了好么? 而且,他们反复读了好几遍,都没有挑出出律的地方。除了一些不太重要的位置,绝大多数的字都符合平仄要求! 石不改也在看,他确实不通文墨,所以他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白琪琪忽闪着大眼睛:“老师,你可真牛!怎么什么都难不住你呢?”她几乎要五体投地了。 方源谦虚道:“其实我写得也很一般,全靠同行衬托!” 噗! 齐熠差点喷血而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