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疑惑(1 / 1)

('

 “各位乡亲,快快起来,快快起来。”  看着跪倒一片的村民,桓常显得有些手忙脚乱,将几个年龄大的老者,一个个扶了起来。  可是,村民对于桓常实在太感激了。  纵然桓常扶了几人起来,仍旧有很多人跪倒在地,让他有些手足无措。  不过,桓常毕竟是个非常聪慧的人,心念急转之间,就已经想到了应对之策。  面对众多村民的感谢,桓常大声说道:“静一静,静一静,诸位暂且静一静!”  桓常呼喊的时候,略微带了一丝真气,村民听在耳中,当即有种振聋发聩的感觉。  本来还略显嘈杂的村民,顿时安静了下来。  桓常见状,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他指着那些倒在血泊中的身体,道:“现在有很多人生死不明,我们还是应当先去看看他们的伤势。”  “说不定,还有一些人能够救回来呢。“  事实上,在桓常过来之前,黑沙帮已经杀了不少人,这些人直到现在,都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这些倒地不起之人的家属,其实心中十分焦急。  然而,面对桓常这个村中的大恩人,他们又不能过于怠慢,而且桓常所展露出来的实力,也让村民十分忌惮。  君不见,那些凶神恶煞,几乎给村落带来灭顶之灾的盗匪,在眼前这个年轻人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村民们虽然相信,桓常是个行侠仗义的好人。  可是在没有摸清桓常底细之前,他们也只能小心翼翼,在对桓常感恩戴德的同时,也未尝不是一种试探。  好在桓常的表现,终于让村民们放下心来。  那几个死了亲人的村民,再也忍受不住,哭泣着跑到自己家人的身体旁边,看看还有没有救。  让桓常感觉无奈的是,黑沙帮盗匪出手十分狠辣,一旦动手就不会留下活口。  那几个在桓常过来之前,被盗匪追上的村民,居然没有一人还有生机。  虽然明知希望渺茫,可是确定了自己亲人的死讯,很多人终于再也忍受不住,开始嚎啕大哭起来。  桓常脸色苍白的站在一边,静静看着眼前一切,心中的愧疚之情越发浓烈。  桓常的拳头,也捏得更紧了。  这一刻,他忽然感觉有些痛心,也感觉有些迷茫。  “如今的世道,究竟是怎么了?”  “这些为了躲避赋税,来到穷山恶水之中,过着十分艰苦日子的村民,居然也会遭受无妄之灾。”  “我见识有限,经历的事情也不太多,或许在我没有看到的地方,发生过比这里更悲惨的事情。”  “可是我想问一下,怎么会这样呢?”  以前,桓常一直生活在徐妄的庇护下,根本没有太多机会,接触世界黑暗的一面。  可是徐妄离开仅仅几个月,桓常却经历到了,一件又一件令他震惊的事情。  以至于,桓常以前树立的人生观,都遭受到了极其强烈的冲击。  就在桓常有些迷茫的时候,那名最先被黑沙帮盗匪发现的老者,却是缓缓向他走了过来。  “少侠,多谢你出手相助,否则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看着老迈的长者向自己行礼,桓常急忙上前托住他的手臂,道:“老人家万万不可如此!”  “你的身体如何了?”  老汉闻言,当即有些惊奇的说道:“老汉本以为,被那贼人抽了一鞭子,凭借老汉的身体素质,肯定要落下病根。”  “却没想到,少侠居然妙手回春,如此轻易就让老汉康复!”  老汉并不知道,武者修炼出来的真气,对于疗伤有很大效果。  他更不可能知道,桓常强行施展春秋笔法的群攻招式,体内真气早就有些空空荡荡。  对于现在的桓常而言,若是利用 ', ' ')(' 自己画龙点睛的境界,使用春秋笔法对付个人,问题根本不算大。  然而,当时情况比较特殊,为了保证人质的生命安全,桓常不得不使用群攻招式。  可是这样的招式,对于如今的桓常而言,还是有着很大负担,效果也不能持续太久。  不仅如此,桓常看出老汉身体很差,被盗匪骑兵统领一鞭子抽下,身体状况已经变得很糟糕。  如果不给老汉及时治疗,他根本活不过今日。  故此,桓常却不顾自己身体的虚弱,耗费了最后一点真气,帮助老汉调养身体。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此时的桓常脸色有些惨白,气息也有些萎靡不振。  老汉虽然不懂武功,却也懂得察言观色。  他看出了桓常状况有些不对,当即关切的问道:“少侠可是身体有所不适?”  桓常深吸了一口气,轻声说道:“我并无大碍,只是有些事情想对老人家说。”  老汉道:“少侠有话,但说无妨。”  沉默半晌,桓常终究还是将自己与黑沙帮的恩怨,以及黑沙帮为何迁怒偏远地带百姓的事情,都如实告诉了老汉。  “事实上,此次是我连累了你们。”  桓常垂下了自己的脑袋,脸上充满了愧疚。  不曾想,老汉听完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并没有丝毫怪罪桓常的意思。  “阿常其实没有必要这么愧疚,这件事情虽然因你而起,终究不是你的过错。”  “黑沙帮如此凶残,今日因为阿常的缘故,他可以牵连到我们村落,日后也会因为其他缘故,再来迁怒我们。”  “这个世道,本就如此。”  “阿常能够得到消息以后,奔波劳碌,不顾自己安危前来相救,老汉已经十分感激了。”  说到这里,老汉的声音有些落寞。  他活了很多年,对于这个世道看得非常透彻,自然不会迁怒桓常。  只不过,他的这种落寞之下,也未尝不是一种无奈。  桓常看着老汉的样子,忽然问道:“老人家,官府虽然会征收地租,却也会保护境内百姓安全。”  “在官府的庇护下,只要不遭遇天灾人祸,大家的生活应该不会太差才对。”  “为何有这么多百姓,都迁徙到穷山恶水之中。”  “你们为何宁愿忍受饥饿、寒冷,以及来自于猛兽和盗匪的威胁,也不愿托庇于官府呢?”  桓常心中,其实早就有了这种疑惑。  他没有从书中找到答案,才会有些病急乱投医,向着老汉出言询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