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2 / 2)

遗诏不长,所以上面说什么一目了然。

潘安读完便立即弯腰将它放在跪着的燕王手中,跪在地上没有起身,朱棣只是面无表情的重新打开了遗诏。手上的遗诏仿佛千金重,望着上面哭临三日,诸王毋至京师的字样。朱棣的猛然闭了一下双眼,情绪明显激动起来。

跪在他的侧方,望着他捧着遗诏双手明显轻微发抖的举动。陈林一下子愣住,直到现在他也才明白,这个人也会有其他的神情。也是到了现在陈林这才反应过来,不管未来这人是何种身份,此时此刻他只是一个刚刚死了至亲,但却不被允许给自己父亲服丧下跪的普通人。此时此刻与其说他跪的是先帝的遗诏,倒不如说是给自己的父亲下跪。也许从下马车的那一刻起,他便已经料到他这番是不能顺利进京,是不能见他父亲最后一面吧。

“上面只说本王不能进京,没说本王的三个儿子不能替我进京。让他们过去,替我尽尽孝道送父皇最后一程吧。”四周静悄悄的,只有不远处渡口处啪啪作响的海浪声。在一阵沉默,在

', '')('<!--<center>AD4</center>-->前方的潘安一脸紧张以为他会硬闯或者发火时,朱棣突然抬头道。

“这---”实在不太习惯让一堂堂的王爷跪在自己的面前,而且对方还是如今整个大明最位高权重的王爷。犹豫再三,潘安也收起戒备的神色缓缓上前一步弯腰轻声道:“请殿下不要为难属下,属下实在不敢擅作主张。这若是----”

潘安诉说着自己的为难,他是临时受命。一路匆忙他只想着该怎么阻止对方进京师,却怎么也没有想到燕王会让他将三位小王爷给带回去。

不是他谨慎,只是燕王府的世子也已经十多岁了也是大人了。若是对方心有不轨在京师干出点什么事情,到时他就算是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而且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校尉,这么大的事情他当真不敢擅自做主。

朱棣一直没有起身,潘安还在絮絮叨叨,在燕王这边的众谋臣侍卫等已经是一脸的铁青了。底下已经有人听不下去了,开始低声骂骂咧咧起来。

见燕王身后的护卫军情绪不对,潘安身后的锦衣卫也都握住腰间的宝剑神色紧张起来。

场面有点剑拔弩张起来,就在跪在燕王身边的纪纲手握宝剑。望着燕王殿下,望着站着的潘安脸色越来越难看。整个身子渐渐发起抖来,明显处于暴走阶段时,看了许久的陈林却突然想也没有多想站了起来。

众人一惊,全部望着了这个突然站了起来的小侍卫。就在许斯一脸菜色,就在燕王身后的侍卫全部都兴奋起来觉得他会义愤填膺一把时。

慢慢的抿抿唇,在众人的异样目光下,陈林上前一步向着潘安的方向走了过去轻声:“润之!”

润之是潘安的字,听到这个称呼。刚才因为他的动作,一下子绷紧身子的潘安立即一脸审视的望了过来。

而待看清那个一身黑色盔甲的小子是谁后,他立马心中一跳。

“潘校尉---”上前一下子拉住潘安的衣袖,陈林顾得身后那些烧死人的目光,直接拉着潘安向锦衣卫的人群中走了过去。而锦衣卫中的众人见状连忙将他们围在中间,向后退了几步。这是锦衣卫的规矩,不该听的绝对不听,这几乎已经成为惯例了。

“你----”脸色一下子青一下子红,见当真是他,潘安不甘不愿的躬身向陈林行了一个礼。

对方是锦衣卫的百户,他只是锦衣卫的校尉。尽管此番他受到重用,但他的品级一直没有上去。尽管面前的小子如今穿的只是一个低等侍卫的衣衫,但他只是暂时的离开了锦衣卫。他那皇帝亲封的官职却依旧存在着,加上如今总是站在皇孙那边的那个人,所以他不得不比以前更加的毕恭毕敬起来。

一下子便明白他之所以对自己的恭敬的缘由,眼神一闪指着在后方的燕王殿下。陈林立即直接道:“潘校尉赶快应了燕王殿下的要求,亲自护送几个小王爷回京吧。对方是皇族,你怎能让他一直跪着。”

“可---”顾不得问他为何在此时,潘安立即一脸为难道:“太子殿下只是让我拦住燕王,但却没有让我带三位小王爷回京啊。这要是出什么事情,你知道我要面临什么的。”

“你尽管带三个小王爷回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