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高彦的野心(2 / 2)
“末将高彦,参见杨公。”
高彦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敬畏,既能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讨好,又不至于太奴颜婢膝,掉了渤海高氏名门子弟的身价。
“高公子快快请起。”中年人轻抚没有一根须髯的下颌,微微一笑,却没有一点扶高彦起来的意思:“彦纬是雷帅之侄,少年得志,意气风发,杨某亦须让一头地呐!此番用兵,咱们分任正副招讨之职,自当勠力同心,为天家平灭草寇,解除忧烦。”
高彦缓缓起身:“久闻杨公忠义,时刻以天家为念。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在大唐的宦官里头,杨复光算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以宦官担任监军,是安史之乱以来的惯例。但杨复光与一般抽调重兵自卫,却完全不懂戎事的阉人不同。
杨复光善抚士卒,亦有武勇,在当今天子的前任——懿宗皇帝年间,就开始带兵征讨变民。
这几年,杨复光随焰帅甄燃玉在蕲州击斩王仙芝,又配合镇海节度使裴璩绞杀曹师雄,颇立了些战功,称得上大唐的一员良将。
高彦兵败韩江之后,朝内的监察御史们弹劾不绝,说高彦年轻气盛,言过其实,压根承担不起追剿草贼的重任。请求解除高彦一切职务,将他押回长安,听候发落。
雷帅高骈现任诸道兵马都统,算是在宋威、甄燃玉相继过世之后,继任了大唐王朝负责镇压草军的总帅一职。
高彦是他派出去的,利害与高骈休戚相关。高骈马上上书为侄子辩护,认为高彦率领的镇海、浙西、淮南三道精兵,大多尚未赶到。高彦以蛮僚乌合之众作战,虽然先胜后败,死者几乎都是蛮僚,却重创了草军,还斩杀了草军谋主朱温的兄长朱存,令草贼为之胆寒。
依着高骈的说法,高彦不但无过,反而有功。
当朝天子李儇沉迷于打马球,压根不想理会这些争论,就交给几个宰相和大宦官讨论。
这种情况,结果多半是和稀泥。于是中央发下朝命,令杨复光带神策军,往岭南担任岭南诸道招讨使加监军,高彦则为岭南诸道招讨副使,直接指挥在岭南一带征讨草贼的军务。
“有咱家在,彦纬不必担心朝中掣肘,及后勤补给不敷的问题。”杨复光把话说得相当识大体:“彦纬公子善战多谋,咱家心中有数。那些酸腐文人不通军事,胡乱攻讦,何足放在心上?”
“此番灭贼之时,仍需彦纬的长策,才能斩下黄巨天首级,上慰天子,下安黎民呐。”
“杨公如此青眼,在下敢不尽心!”高彦一副感激模样,振声道。
心下想的却是——死阉狗,等灭了草贼,马上要你狗命!
他当然知道朝廷派杨复光过来,既是支援,也是制衡。
杨复光直接监视着高彦,当然可以说高彦不用担心朝中的掣肘。
高彦已通过王,与李迢达成协议。
一旦成功剿灭了草贼,收降其精锐。就由李迢在广州设下鸿门宴。
杨复光心里防着他,却不会防着李迢。届时刀斧手将杨复光当场斩杀,自己和李迢瓜分了杨复光的精锐兵马,就可直接割据岭南,与朝廷相抗!
高彦自认是个有气魄的人,他知道,李迢在岭南的多年经营,以及李建成后裔的身份,对起兵相当关键。
李迢的势力并不止在岭南东道,岭南西道也多有李迢安插的门生故吏。
事若能济,他不介意像先祖高欢拥立北魏后裔元修一样,先拥立李迢为帝。
但王尤滴这样的绝色佳人,给李迢那个窝囊儿子李逸就太浪费了,一定要抢过来当自己的玩物。
当然,高彦深知王搅风搅雨的本事,压根不会信任她。尤滴若真的被他拥有,高彦会废掉她的武功,挑断她的手筋脚筋,这样才能让高彦感觉安全。
不介意拥立李迢,和打算夺李逸心爱的女人,也压根不矛盾。
他们渤海高氏祖上,可是有“殴帝三拳,口呼狗脚朕”的传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