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雅尔塔秘议(2 / 2)

就是如今的波兰得到了英,法,楚等国的支持,将在巴黎和会上成立新的波兰第二共和国,这已经明确了。

要说波兰,也是够背的。

18世纪下半叶起,波兰国力日衰,并在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三次遭到俄罗斯、普鲁士及奥地利三大强邻的瓜分,国家最终从地图上消失。

长期的异族统治,直到这次波及大半个世界的欧洲大战后,随着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的崩溃,波兰民族在世界列强的考量中才得以实现重建国家的夙愿。

现在的波兰领导人毕苏斯基正在华沙城,汇集波兰复国运动的领导人,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大波兰”计划。

众所周知

在欧战之前的波兰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其领土为德、俄以及奥斯曼帝国所占据,边界划分自然是重大争议点。

按照当前未对外公布的划界草案,主要有三部分组成。

其一,将以原波兰立陶宛联邦核心领土为参照,划定包括后世波兰中部和东部地区,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

其二,将从战败德国获得的领土,包括西普鲁士、波森省和上西里西亚,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

其三,可吞并的边缘地区,如戈曼萨共和国(即乌克兰西部地区)和兰科共和国,两者面积共约1万平方公里。

也就是说,即将成立的波兰面积总计约31万平方公里,较历史最辉煌时期的领土缩减约70%。

这已经相当不错了,31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在欧洲可以排名前五,基本与英国本土三岛的总面积相差仿复。

可人心的欲望是无穷的,波兰领导人毕苏斯基近期已经连续来访了六七次,希望大楚帝国远征军能够将缴获的德军和奥匈帝国的装备拨付给波兰,并支持一些弹药和粮食。

毕苏斯基的眼睛一直盯着波兰立陶宛联邦最辉煌时期的115万平方公里土地,这包括白俄罗斯,波罗地海沿岸以及乌克兰腹地的广大地区。

考虑到当前沙俄内战打的空前血腥,沙俄新政府力量处于最低潮时期,对西部乌克兰的土地管控力极弱。

这极大的增长了毕苏斯基之流的野心,当前正在疯狂动员波兰族人,扩大军队,并极力争取英、法、楚、美的支持。

出于总体考量

楚-郑汇亲王给他拨付了能够装备20万军队的武器装备,多是一些质量较差的前俄军装备,德军的毛瑟步枪也给了4万杆,弹药每杆枪配了20发子弹。

再多就没有了,要钱去买,粮食更是一磅都没有。

毕竟大楚帝国远征军也不是开善堂的,想要物资就拿钱来买,免费送只能到此为止,将其打发悻悻而归。

大楚帝国远征军的军备仓库里装的满满当当,东线战场几乎八成以上的缴获武器装备,数量多达能够武装几百万军队。

剩下的两成,大多是流散在民间或是白军手中。

想要大量的武器装备,找大楚帝国远征军没错,想要多少有多少,不但门类齐全,而且数量极其庞大。

问题是,白嫖肯定不成的。

这么多武器装备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弟兄们也都了辛苦,担着风险打赢了这场战争,多少要赚点。

最好的那批德军武器装备,足够装备120万人的军队,是绝不对外出售的。

那都是一水的毛瑟98步枪,还有大量伯格曼mp18冲锋枪,mg08至15重机枪,麦德森轻机枪,鲁格p08手枪以及各种口径的威廉大炮,全都精心擦试上油过以后归入仓库,作为欧洲地区的战略库存,等闲情况不得动用。

至于其他的装备,那都可以售卖。

当前内战的白军和沙俄新政府,都从各种渠道拿出真金白银买了一些武器装备,随即投入到更加如火如荼的内战中。

在这其中暗中拱火的就是大楚帝国远征军,反正双方只要给钱就卖,拿出真金白银也好,古玩古董也好,粮食马匹也好都行,做生意讲究的就是个童叟无欺。

首相李经羲听了一番分析后,神色转为凝重,表情认真的问道;“这么说,波兰一直在积极准备与沙俄新政府的战争,而且很快就要爆发了,把握性有多大?”

“十成,这是毕苏斯基亲口对我说的,而且波兰军队已经占领了立陶宛,拉脱维亚,超过13万人的军队正在扫荡白俄罗斯城镇,向着明斯克进发。”楚-郑汇亲王胸有成竹的回答说道。

果然,波兰方面还没有正式建国,军事行动已经率先展开了。

就这种迫不及待的吃相,也让楚-郑汇亲王看不上,完全是一副没脑子满眼都是利益的蠢货。

作为一名曾统率两三百万军队的最高统帅,楚-郑汇亲王被世界军舰普遍认为是卓越的军事家,最优秀的统帅之一,其战略眼光极为独到。

对于波兰的战略短视,那是满满的看不上。

如今的沙俄新政府与白军厮杀正烈,正是坐在一旁看戏的好时机,借着这个良机壮大自身,稳定国内,逐步布局工业和经济发展那不是最好吗?

等到沙俄内战打的五痨七伤,空前虚弱的当口再突然给予致命一击,岂不是上上之策?

现在就急匆匆的跳进战火中来,即便打到了莫斯科,在民族和国家危亡时刻,内战的双方会不约而同的停下手来一致对外。

这从某种角度来说,等于拯救了正被架在火上烤的沙俄新政府。

对于楚-郑汇亲王的分析,首相李经羲高度赞同,对波兰第二共和国的无脑操作简直难以理解,一点常识都没有。

这样的领导人,真的能够带领波兰走向稳定和强大吗?

只需要等上个一两年,等到沙俄内战分出了强弱,适时的给予致命一击,那才是最合适的选择。

那时的波兰更强大,沙俄更虚弱,取得最终胜利的概率最少要多上三成,这在大国博弈中已经不少了。

不过波兰已经出兵了,说什么都太迟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