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节(1 / 2)
('<!--<center>AD4</center>-->出的,想着应该花了不少钱了,潘刚这还真是有决心啊!
而且人家都开始对外打广告了,说是休闲胜地,养生叉水村,疗养院的那些老头儿老太太被骚扰过几次,只是人家一点意思都没有,觉得那个鱼塘了无生趣。
这些老人家,钓鱼也就是为了玩玩,打发时间,过去几十年,因公因私都去不少水域钓过鱼,所以那种人工修砌痕迹很强的地方,对他们来说完全没啥吸引力了。
喜欢上卫靖泽这儿来钓鱼,就是因为这里有野趣,坐在树底下,清风徐徐的,甩上一杆,就闭目养神,或者看书,或者干点别的,等想起来的时候,就看看鱼竿上有没有动静,有时候时间久了,鱼饵都被吃光了,鱼竿纹丝不动,还有人说,卫靖泽家的鱼就像江延宗一样狡猾!
江延宗觉得自己很冤枉,自己什么坏事都没干过,怎么就被扣上了狡猾的帽子呢?真是千古奇冤!
可是老人们一点都不觉得他冤!关键是还倚老卖老,一点都不怕江延宗。
卫靖泽只好在被窝里好好地安we_i了江延宗几回,江延宗也就不在乎了,哼,自己比鱼还是受宠一些的。
老人们不愿意去,潘刚也不好强拉着过去,只能眼看着老人们依旧坐在河边,钓鱼聊天下棋之类的,自家的鱼塘边没什么人。
老人们觉得那种人工的池子里的鱼比较呆,没什么灵气,钓起来也没什么成就感,如果在卫靖泽的河里钓起来一条比较难钓得到的鱼,会得到所有朋友的羡慕和赞叹,而且英奇师傅做菜的几率也大大提升,所以大家都奔着这样的目的去的。
当然,潘刚的钓鱼农家乐也不能说是完全没人,偶尔还是会有一些垂钓爱好者过来玩玩的。
只是叉水村离市区并不近,要来到这犄角旮旯也不容易,更何况潘刚的钓鱼休闲没什么特色,跟市区那周边的一些钓鱼的地方很相似,大家觉得跑来挺麻烦,还烧油,所以回头客并不多。
还有人看到老人家在河边钓鱼,干脆改了目的地,跑到河边钓鱼去了,还主动提出要给钱,要买鱼,好不容易得来的客人还被卫靖泽的水库给抢走了,潘刚心里的憋屈可想而知了。
这事儿自然是瞒不过村里人的眼睛,好不容易赚的钱都撒进去了,也不见一个声响,肯定是赔本了,大家都觉得潘刚这是瞎折腾,包了塘跟别人那样种点东西或者养点东西多好啊,偏生要那么弄,现在好了吧?果然还是卫靖泽说的对!
村里人都知道的事儿,卫靖泽当然也知道了,而且看样子也知道肯定是没赚钱的,要是真能赚钱,村口那空地上应该停满了车才是。
但是卫靖泽觉得,年轻人有锐气也很正常,想自己弄出点事业来,无论是想证明一下自己,还是想过上更好的日子,都是可以理解的,失败了也不是承受不来,关键是看自己能不能在失败的时候及时掉转头或者收手吧?
潘刚家成为了村里唯一不仅没怎么赚钱还赔了本的人家,卫靖泽确实是管不了那么多了。
小猪出生之后,卫靖泽和老汉都是悉心照料,比如说要保暖,两个人就十分注意除了给母猪多多的秸秆,还有开着浴霸灯,比如说为了给母猪充足的营养,保证奶水丰富,足够十三头小猪吃,经常给母猪开小灶,补身体,豆奶豆渣都是一天三顿的喂。为了防止小猪感染一种叫仔猪白痢的病,老汉还特地将去年弄得野蜂蜜给小猪们吃,以确保小猪的健康,小猪们还挺喜欢吃的,直到后面吃掉了老汉半瓶蜂蜜,可把老汉心疼的不行。
不管如何,小猪们总算是安安全全站住脚了,都长得挺肥壮的,但是不白就是了,身上明显有不少黑毛。
到了十天左右,老汉就去找了专门劁猪的人,给小猪做手术,让小猪都不能生了。
在过些日子,老汉和卫靖泽准备把母猪和小猪转到猪舍去,然后把另外那头母猪迁移到这里来,准备生产和坐月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