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节(1 / 2)
('<!--<center>AD4</center>-->开始新一轮的孵育。
见潘金桂事事安排的有条理,梁聪也听愿意听潘金桂的安排,卫靖泽就放心多了。
刚从鸡舍出来,就接到服务中心的电话。
“老板,b市有个单子,说想上门取货,您看行不行啊?”
卫靖泽问:“他都买了什么?”
“也是鸡蛋、鸡、鱼、鸭子之类的,还说想买新鲜菜,我说现在村里也没什么菜吃,都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他说有啥买啥。”
卫靖泽想了想,说:“你先跟他确认好订单,他上门取货的话,就把食府的地址告诉他。”
“您的意思是,可以上门取货?”
卫靖泽点头:“当然可以,同城快递发的多也不划算,能自己来取货的,尽量支持自己取货,省了快递费,也少了损失。”
下订单交易是现在很流行的方式,但是土特产确实是比较适合面对面交易,活物可以确保是活的,易碎的鸡蛋鸭蛋也能够确保是好的,减少了不少损失啊!
胡艳红表示知道了。
卫靖泽说:“你和春丽注意,可以在客户下订单的时候,让他们加咱们的微信号,有好东西,咱们就在朋友圈发,他们看到了也方便下订单。而且如果是微信订单,也比较方便,有比较清楚地地址和电话。”
胡艳红说:“我知道,现在咱们的微信号上面已经有二十多个好友了,都是这两天加的。”
卫靖泽觉得速度还行,老客户还是很愿意加上微信的。
b市作为本省省会,聚集了不少收入水平不错的人,也是一个不错的潜在市场,农产品的销售本来就是越近越好,越远运输越困难,当然先要把b市这个市场开发出来比较好了。
在开发市场的同时,供应也一定要跟得上,所以养猪养牛什么的,都要赶紧干起来!
过了些天,老汉终于习惯了两只猪在后门进进出出了,这两只猪果然是不乐意待在猪圈里的,一不留神就跑出去了,不过到了晚上又会回来,因为晚上的时候有喂食,显然还是很贪恋这一大桶猪食和舒适的猪圈的。
老汉倒是跟卫靖泽说起了另一个事儿:“你表姨妈家,听说你在孵小鸡,想跟你买小鸡,你看成不?”
卫靖泽还愣了一下:“买小鸡?”
老汉说:“可不是?听说咱们家的鸡好,就想跟咱们买。”
“她想买多少?”
“估计也就一二十只吧。”
卫靖泽算了算,确实不算多,等五百只左右的小鸡出壳,卖掉二十只也不算什么。这算是给亲戚面子吧!
“那行,到时候咱们按照市场价卖给她得了。”
鸡蛋本来卖差不多五块钱一个了,孵成小鸡也是五块一只,确实没赚钱。
老汉觉得也好,亲戚需要照顾,但是绝不是没有底线的让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