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节(2 / 2)

“我的态度非常认真。”

皮埃尔弗隆迪诚心诚意地说:“亲爱的,也别对此不屑一顾。我是抱着诚意来的,并且愿意开出一个合理的价格,如果这次谈不成的话,过几天我可以再来。”

“相信我,剧院是没有未来的。”

然后,他将一张名片放在了卢克的桌子上,转身离开了。

卢克随手拿起那张名片看了看,同时,也不断地思索着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皮埃尔弗隆迪的目的很明显,应该是看中了这家剧院不错的地理位置,想要买下来改建成一座电影院。至于他所说的‘剧院前景黯淡’,结合近一段时间票房冷清的实际情况来说,也不算是虚言唬人,而且,近几年也确实有‘一些中小剧院支撑不下去,最后破产’的传闻。

在这种明知前景不好的情况下,卖掉剧院,减少损失,似乎也算是正常的商业运作。

但是……

“阿尔会怎么想呢?”

卢克不禁沉思了起来:“他会愿意卖掉剧院吗?”

作者有话要说:

PS.不要说酒驾啊,小孩子坐副驾驶不对什么的,大家有正确三观值得表扬,但一切抛开小说背景和角色性格来谈事情对错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第125章阿尔:你是怎么想的呢?

出乎兰迪的意料,阿尔和马特相处得非常好。

尤其是,在马特主动找话题谈论起一些音乐相关的话题时,阿尔还把《笑面人》的一些问题拿出来请教了。

当时,他正想给《笑面人中》收养了男女主角的流浪艺人于苏斯写一首角色歌。

这是一个饱经生活磨难,看透世间疾苦,见多识广,自有一套人生哲学的角色,比如,他曾在剧中曾对男主说过这样的话:[沉默是穷人唯一的朋友,他们只可以说一个字:‘是’。承认和同意就是他们的全部权利。]

然而,虽然能说出这样极有道理的言辞,但这个角色又不能表现得很沉重。

因为他的清醒是被层层包裹在嬉笑怒骂之中的,对外展现出的一面经常是极不正经的。

这么一来,既要表现出角色智慧的一面,却又不能显得太严肃,更不能给人一种‘我在同你讲道理’的教条感,否则,那就不是流浪艺人于苏斯,而是一个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严肃老古董了。

马特对这个不正经的角色颇有见解:“你这一段写得太文雅,也太复杂。”

然后,他直接按照口语的节奏写了一段旋律和几句词,还随口说:“如果观众能忘记舞台上的人在唱歌,那应该挺好玩的。”

阿尔立刻口服心服地鼓掌:“是我错了。”

他边想边说:“观众们根本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接受那么多的信息,歌曲本来就是推动剧情叙事的,越简单越通俗易懂才好。如果听到一句歌词要花五分钟才想明白,那可就糟透了。”

马特摆了摆手:“别讲道理,懒得听。”

阿尔便笑了起来。

兰迪总觉得这个爹各种不靠谱。

但在阿尔看来,马特真实得可爱。

不过,在回去的路上,当兰迪说‘没想到我爸爸还挺喜欢你’的时候……

阿尔又笑了:“你真的这么想吗?”

', '')